第6部分(第3/5 頁)
,直達兩相忘然的境界。
稚童推開半掩的殿門探出頭來,望著禪定中的漢子便露出孺慕依依的欣喜笑容,疾步衝了過去,喊了一聲:“阿爹!”在一陣嘻哈聲中投入了漢子的懷抱裡。
漢子如磐巖凝然的顏面綻出一絲慈祥笑意瞬間即斂,一拍稚童肩膀,輕聲斥責道:“展離恨!小恨,你年紀雖小,卻與父親走入‘殺戮魔道’的不歸路,這是咱們父子的宿命!不許頑皮,下許哭鬧,要如一尊佛像般挺立如如下動,摒棄七情六慾,方能過佛殺佛,遇魔斬魔。”
稚童展離恨一臉悻然嘟起小嘴不敢申辯,就如負氣般背向漢子盤地而坐,只見漢子解開稚童頭上緊綁小辮子的那條紅絲巾,開啟一看,上頭寫著:
展風馳,殺人的前謝禮——五百兩黃金,置於童車內,請點收!必須在約定的期限內達成任務,後謝禮五百兩黃金定然如約奉上。
稚童展離恨機靈地跨上父親展風馳的頸端,隨其離開大殿到了寺外。
展風馳掀開童車斗篷,赫然看見一隻精緻的木盒,開啟一看,其內確實藏滿了一條條黃橙橙的金條,便順手將稚童放於童車內,推車轆轆而去。
展風馳滿臉愁緒,輕拍斗篷,輕嘆道:“苦命的孩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等你長大後,就知你的祖爺爺取這‘離恨’之名的苦心了!你的劉師公提供了一個名單,咱們報仇去!”
晨曦照射大地,雖然遍生春色,但離寺後山野一片空曠,而青山依在,碧水長流,這對父子好似離世般孤獨地相依為命,透出了殺戮之道的空寂無奈。
通往襄陽城必須經過“臥牛山”,山崖兩側陡斜高聳,道路崎嶇難行,有一夫當關之勢。
山崖口右側有一座草棚,專供過客暫時歇腳,雖然只供應小點心及茶水,此時卻高朋滿座。
展風馳身穿一龔風袍,從袖口伸出雙臂推著童車路過草棚,見車內稚童仍睡得十分香甜,便暫時將其推至棚蔭下,然後獨自佔了位子飲茶用點心。餐後,探知茅房如廁而去。
棚內形形色色各類的人都有,突然鑽出一名獐頭鼠目的男子,他望見童車把手右側豎起一根方形幡旗,寫著:“風馳知勁草,路遙知馬力。”下方寫著:“出賣武藝。”
他心生詫異,便靠近童車,掀開一隙偷瞧,只見一名男孩酣睡其中,便又鑽回棚內轉到後方密林內,拿出預藏的信鴿籠子,從裡面抓出信鴿朝天一放,信鴿便撲翼飛翔而去。
展風馳回到座位,風袍掀處即見腰問配掛著一柄古拙的窄狹長劍,他卻掏出一隻裝水的皮囊要求店家裝滿,付帳後再將桌上一盤點心包妥,便提著水囊置於童車內,推著車進入狹道口往崎嶇山路而去。
狹道一側高聳的崖壁上方,四名勁裝彪形大漢監視著下方狹道,其中一名大漢左手戴著牛皮手套,上面站立著一隻灰黑色的老鷹,看起來十分威武;鷹眼閃熾地凝視天空中那隻信鴿,發出一陣急躁的啼叫聲。
大漢左臂一揚,老鷹騰空而去,追逐那隻信鴿,片晌問即攫住信鴿飛回原處,大漢從信鴿腳上取下紙卷詳閱後冷笑道:“正主兒來了!是一名三十來歲的窮酸,推著童車,正從山腳下挾道透過,快準備攔截狙擊。”
領頭的大漢沉穩道:“鷹怪!狹道中來往的人潮眾多,推童車而行的大有人在,密函中可有特別交代狙擊的物件,與一般人有何下同之處?”
鷹怪恭聲回答道:“蛇神老大,密函中提到童車上插有一根七尺長的幡旗,寫著:”風馳知勁草,路遙知馬力‘十個大字,右下角寫著:“出賣武藝’四個小字,就是想潛入‘女人城’行刺舅太爺的刺客了。”
其中一名駝背大漢陰惻惻地笑道:“刺客居然還帶著小孩?這哪配當個一流的刺客!舅老爺未免小題大作了,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