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3/4 頁)
明的理論,才可以稱之為格物以致知的根本方法。而不經過實驗證明的理論,不管他看起來多麼的正確,也只是一種理論上的猜想。
經過連續十來天沒日沒夜的加班加點,盧鴻終於在前天完成了所有書稿的重新校對編排,並順利地透過孔穎達的認可,最後上報。孔穎達的審查並不是針對書稿本身的試驗內容的,不多的刪改,幾乎都是針對一些理論點與經義的結合。不得不承認,孔穎達在這方面,比起盧鴻來更是要老辣得多。幾處本來略有生澀的地方經他妙手施為,變得合情合理。就算是盧鴻一些懷疑前人的大膽推斷,也被修改得更另人信服,從而不至於給扣個“不敬先聖”的帽子,打回來重新返工。
所以當盧鴻終於站到了競壇邊上,看著場內的熱鬧景象時,也不由深深舒了一口氣。隨即盧鴻就看到,早早到來的魏王李泰正在壇邊貴賓席上,一幅滿面春風的樣子。
第二十六章 平分秋色
泰遠遠地也看到了盧鴻過來,微笑著向他招了招手。走過來,向李泰行過禮。李泰對盧鴻表現得甚是親切,笑著說:“盧公子的太極書院可是大出風頭啊。據聞這算盤也是公子所制,實在是神來之筆。算學及格物,確是經世之學,盧公子的大才,可是令人歎服了。”
盧鴻聽了,連忙言道:“魏王說笑了。盧鴻有何見識,敢說經世之學。不過是師友提攜,代為宣揚罷了。那太極書院乃是義學所擴而成,並非小可族學,怎敢當得魏王之言。前時格物之說,魏王雖然只做淺嘗,但所見甚深。還要日後多多指點才是。”
李泰也不多說,呵呵一笑說:“盧公子太客套了。聞說這幾日潛心修書,今日能施然前來,想必書已告峻了?”
盧鴻點頭說:“多謝魏王關心。恩師悉心整理,昨天已然完工。出版之時,還要先請魏王過目指正為盼。”
李泰點點頭。盧鴻隨即告了罪,轉身向另一旁太極書院代表隊行去。轉身之際,忽然注意到坐在李泰旁邊一位素裝少女正打量自己,隔著一層面紗,一雙美目若隱若現。
此時唐代風氣頗為開放,許多貴婦出行,並不以面紗遮面。此地傘蓋之下,也無須以紗擋陽光,因此座中女性,多未遮面紗。此女身在李泰之側,雖然盧鴻不知是誰,但定是皇族要人無疑。盧鴻感覺到此女目光似乎一直跟隨自己,心中略感訝異。
直轉過壇來到太極書院所在一側。盧鴻才覺得沒有了被注視的感覺。太極書院中盧淇等正準備上場,見了盧鴻過來,很是高興,都上來互相問禮。沒說幾句,時間已到。盧鴻向幾人做了個握拳地手勢,三人點點頭,便上場去了。
雙方隊員入場,引得場中再一次爆發了巨大的歡呼聲。鑼鼓稍歇後。主持官員站立在競壇前。雙手高舉。示意場內安靜下來。
主持環視全場眾人,高聲道:“各位,今日國子監海內書院算學競賽,便到了決賽之時。對戰雙方,乃是范陽太極書院隊與杭州的西子書院隊。若說兩隊前幾日,都是一路戰勝諸強,表現有目共睹。今日這一場雙雄對決。定然不負各位期待。還望諸位稍安勿燥,競賽便要開始了。”
說罷,又宣佈了一遍競賽相關事項及規程。這些在座諸人已經聽了許多次,早就爛熟於胸,自然不需今日才瞭解。只是場內氣氛已經越來越是沉重,兩隊都有大量的支持者,此時已經安靜下來,注視著雙方選手。已經開始做賽前的準備了。
主持面帶微笑地說:“第一關便如前時一般。乃是籌算。此番太極書院所制算盤,在此前的籌盤比賽中橫空出世,另人驚歎。不瞞諸位。這算盤一物,在下也悉心學習過,不得不佩服其思路之精、構思之妙。據說此物乃是范陽盧九公子所制,太極書院有盧公子這樣的天才人物,可說是盡得人和之利。”場中范陽助威團聽聞連主持也這般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