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第1/2 頁)
事思想都比較突出,尤其是它的邏輯思想,是先秦邏輯思想史的奠基作。
《墨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尚賢》、《尚同》、《非攻》、《節用》、
《節葬》、《非樂》諸篇中。墨家主張任人唯賢的用人原則,反對任人唯親,它說,做
官的不能永遠都是高貴的,老百姓也不能永遠都是下賤的。它主張從天子到下面的各級
官吏,都要選擇天下的賢人來充當。墨子反對統治者發動的侵略戰爭,聲援被侵略的國
家,並為此而奔走呼嚎,勇敢地主持正義。墨子對統治者過的驕奢淫逸的糜爛生活極為
反感,主張對統治者要進行限制。對死人的葬禮,墨子主張節儉,反對鋪張浪費。這些
客觀上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願望和要求。
《墨子》的倫理思想,主要反映在《兼愛》、《親士》、《修身》等篇中。墨子主
張&ldo;兼相愛,交相利&rdo;,人們不分貴賤,都要互愛互利,這樣社會上就不會出現以強凌
弱、以貴欺賤、以智詐愚的現象。國君要愛護有功的賢臣,慈父要愛護孝順的兒子。人
們處在貧困的時候不要怨恨,處在富有的時候要講究仁義。對活著的人要仁愛,對死去
的人要哀痛,這樣社會就會走向大同。墨子的倫理思想雖然抹殺了階級性,帶有空想的
色彩,但它卻是廣大勞動人民要求平等、反抗壓迫、呼喚自由的心聲。
《墨子》的哲學思想,主要反映在《非命》、《貴義》、《尚同》、《天志》、
《明鬼》、《墨經》諸篇中。墨家哲學思想的最大貢獻是認識論。墨子主張把知識分為
&ldo;聞知&rdo;、&ldo;說知&rdo;、&ldo;親知&rdo;三類,&ldo;聞知&rdo;是傳授的知識,&ldo;說知&rdo;是推理的知識,
&ldo;親知&rdo;是實踐經驗的知識。這就否定了唯心主義的先驗論。
為此,墨子在認識論方面提出了著名的&ldo;三表法&rdo;,他說:
&ldo;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於何原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於何用之?廢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謂言有
三表也。&rdo;
(《墨子&iddot;非命上》)墨子還反對儒家鼓吹的&ldo;天命論&rdo;,他不相信&ldo;天命&rdo;的存
在,他提倡&ldo;尚力&rdo;。在&ldo;名&rdo;、&ldo;實&rdo;關係上,墨家認為&ldo;名&rdo;必須服從&ldo;實&rdo;,沒
有&ldo;實&rdo;作基礎,&ldo;名&rdo;就是虛假的。這些思想都具有唯物主義的性質。但是,墨子又
相信&ldo;天志&rdo;,他認為天有意志,天能賞善罰惡,愛人憎人。他還論證了鬼神的客觀存
在,這就不免陷入了唯心主義的泥坑。這說明墨家的唯物論思想還有缺陷,還不徹底。
《墨子》的邏輯思想,主要反映在《經》上下、《經說》上下、《大取》、《小取》
6篇中,這主要是後期墨家的思想。在《墨經》中,後期墨家提出了&ldo;辯&rdo;、&ldo;類&rdo;、
&ldo;故&rdo;等一套完備的邏輯概念。在《小取》篇中論述了辯論的作用,即辯論是要分析是
非的區別,審查治亂的規律,弄清同異的所在,考察名實的道理,判別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