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第2/2 頁)
,我全身熱血沸騰。我知其所為,但我不明白他為何不跳上汽車,
直奔總理府,把自己的真正想法告訴他們‐‐我一直認為,過去兩月來他對
我講的每件事,他是真心實意的。&rdo;達勒魯斯為阻止戰爭而作出的不折不撓
的努力‐‐雖有點兒淺薄‐‐就此告終。
上午11時15分,漢德遜大使收到一份電報,要他拜會裡賓特洛甫。
15分鐘後,他拿到了德國對最後通牒所作的答覆‐‐悍然拒絕。漢德遜讀
完後,抬起頭來,發表議論說&rdo;讓歷史去評判究竟該誰負責任。&rdo;裡賓特洛
甫回答說,&ldo;為了和平和求得對英的良好關係,誰也沒像希特勒先生那樣作
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rdo;他祝漢德遜先生本人諸事如意。
中午,柏林街頭的大喇叭在高聲廣播與英國開戰的訊息,使聽眾大為
震驚。
在倫敦‐‐那是上午11時,天氣炎熱,猶如夏天。張伯倫硬著頭皮
準備向他的人民廣播。15分鐘後,他宣佈英國已處在戰爭中。他說,為了
建立和平,英國政府已盡了一切努力,可以心安理得了。&ldo;現在,讓上帝保
佑你們吧,讓上帝保護正確的人們吧!&rdo;
正當張伯倫在演講時,考侖德雷將法國的最後通牒交給了裡賓特洛甫
‐‐裡賓特洛甫告訴他,侵略者是法國。但是,希特勒之怨恨的首當其衝者
還是英國。那個如此輕易地看清了英國的弱點的人,卻完全低估了英國的力
量。他的區域性戰爭,由於他的失策,正在燒成大戰火。這是他的第一個致
命錯誤‐‐決定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所帶來的僵局。如果他沒那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