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第1/2 頁)
做,只坐待捷克投入其懷抱,那末,英國對其對波蘭所提要求是否會作出如
此主動的反應,這還是值得懷疑的。希特勒拒絕接受的‐‐即使他已猜測到
了‐‐是,英國人該走多遠就會走多遠,多一時也不走。儘管赫斯已有情報
提供給國內,再加上其它情報資料,希特勒還是被其自身對英國性格的歪曲
看法引入歧途。因此當他將西方的最後通牒通知海軍上將雷德爾時,他從來
未這樣難堪過。
英國宣戰,毋需多少懷疑,令克里姆林宮裡的人們很是驚奇。&ldo;戰爭的
訊息&rdo;,倫敦的《每日電訊報》駐莫斯科記者報導說,&ldo;使俄國人驚訝。他們
原以為會妥協的。&rdo;奇怪的是,蘇聯人對參加進攻波蘭沒有多大勁頭,而裡
賓特洛甫則在當晚發給馮&iddot;德&iddot;舒倫堡大使的電報中邀請蘇聯參與對波蘭的
進攻。&ldo;依我們估計&rdo;,裡賓特洛甫解釋說,&ldo;對我們,這不但是個解脫,也
符合莫斯科協定的精神,以及蘇聯的利益。&rdo;
此時,希特勒正準備與隨員們一起登上開赴前線的專列。在離柏林前
9分鐘,元首向在最大的危機中不給予支援的盟友發了一份電報。與發給莫
斯科的電報不同,發給墨索里尼的這份電報是用明碼發的,且充滿了激烈的
詞句。希特勒說,他明白這是&ldo;一次生死攸關的鬥爭&rdo;;他是&ldo;有意&rdo;選擇
發動戰爭這條道路的;他的信念&ldo;堅如磐石。&rdo;晚9時整,元首的專列緩緩
開出車站時,他未發現信中的那份信心。相反,他的一名秘書,格爾達&iddot;達
拉諾斯基注意到,他很平靜,臉色蒼白,沉默不語;她從未見他如此過。另
一名秘書,克里斯達&iddot;施洛德聽見他對赫斯說:&ldo;現在,我的一切工作都崩
潰了。我的書算白寫了。&rdo;
但是,在他的僕人看來,他是信心的縮影。他說,西方沒有什麼可愁
的。英法兩國會在&ldo;西牆&rdo;上&ldo;碰掉牙齒&rdo;。當列車東馳時,希特勒把林格
叫到餐室內,令他此後為他準備更簡樸的飲食。&ldo;請你注意&rdo;,他說,&ldo;普通
德國人能有什麼吃的,你就給我吃什麼。我有責任作出典範。&rdo;
第二十一章 西線的勝利
1939.9.3‐1940.6.25
(1)
對波蘭的入侵進展迅速。手持長矛的波蘭騎兵根本不是德國坦克的對
手。只經過一次陸空的集中打擊,守衛者便被打垮。被空中的戰鬥機、轟炸
機和尖聲怪叫的俯衝轟炸機嚇得魂飛魄散的波蘭地面部隊,很快便被有重型
自動推進炮和坦克支援的150萬德國陸軍打散。
造成巨大破壞的還是這些強大的所向無敵的裝甲部隊。他們衝破一切
防禦,席捲後方。閃電戰不但嚇壞了受害者,也使外國觀察家喪膽,因為它
預示著戰爭藝術的一個轉折點。至9月5日上午,波蘭空軍已被消滅,為&ldo;走
廊&rdo;而戰的戰鬥宣告結束。兩天後,波蘭35個師中,大部分不是被消滅便
是被包圍。
希特勒把專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