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第2/3 頁)
的武器一樣堅硬。
第十二章 二十年休戰
j f c 富勒 [英國]
[出自《戰爭指導》]
一、 迦太基式的和平
二、 阿道夫&iddot;希特勒
三、 希特勒的外交政策
四、 通向戰爭的道路
五、 戰術理論及其謬誤
一、 迦太基式的和平
經過十二年的混亂以後,到1930年,費雷羅在一次講演中提到:&ldo;我們的文明可以很好地創造戰爭,但是它卻忘了怎樣製造和平。&rdo; [ 作者註:《和平與戰爭》,(1933年版),第148頁。 ] 實際上,它不能製造和平是因為它已經忘了如何製造戰爭。一旦停火的號角吹響,戰爭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於是戰爭的手段開始壟斷著戰爭的目的。結果戰爭便以另一種形式繼續進行了;這樣當然不可能有和平。
對於這個事實,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不僅有人把和平看成為顛覆的工具,就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勝利者們,也把和平當作統治的工具。對這兩者來說,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征服對方;兩者的手段也是相似的,同樣使用強迫。一個是用心理攻擊以破壞敵人的抵抗,另一個則是採取經濟封鎖的形式來實行圍攻。封鎖一直延續到1919年7月,這就象用一支手槍頂住了敵人的後背,直到對方在強迫性的和約上簽字 [ 作者註:在戰爭的最後兩年裡,德奧兩國中就有一百多萬非戰鬥人員死於飢餓。1918年12月13日,德國人要求準許他們進口小麥、脂肪、煉乳和藥品等物資,但遭到了拒絕。1919年2月在波希米亞,有2o的嬰兒一生下來就死了,還有40%的嬰兒在出生後一個月內死亡。英軍萊因集團軍總司令普魯默勳爵於1919年8月向英國政府報告,說明他計程車兵已不能忍受餓死兒童的悲慘情景,這時封鎖才開始放鬆。(《未完成的勝利》,阿瑟&iddot;布賴恩特著,1940年版)。 ] 。這是一個極為愚蠢的行為。法特爾早在一百六十年以前就曾指出:&ldo;一個不受擁護的和平,實際上是一種壓迫;一個國家,只有當她無力反抗時,才不得不接受這種和平。然而,一旦有了適當的時機,有思想的人就會起來反抗。&rdo; [ 作者註:參見本書第一章第9-1o頁。 ]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