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4 頁)
悠萬事,唯此為大。
其實,“饑”、“飢”與“餓”並不是完全相通的一回事,最起碼在字面上。按清人陸以湉所訓:“谷不熟為饑,腹不實為飢,飢之甚為餓。饑,飢,古異義,後人通用,誤也。”(《冷廬雜識》)即便如此,“谷不熟”卻仍然是“腹不實”的唯一起因,無論是遊牧還是農耕,土地裡的歉收或者失收始終是人類足以滅頂的災難。
如果說“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日常生活的開門七事,那麼,所謂“刀兵盜賊水旱飢”就是在人類歷史上無窮無盡迴圈上演的七難。飢餓不僅是一種個體感覺和私人敘事,同時也一直是歷史的宏大敘事。當一個人感到飢餓的時候,從腸胃到大腦,被喚起的其實是全人類連綿不盡的集體記憶。
也許正因如此,與其它的生理反應相比,飢餓給人在肉體和精神上帶來的感受竟是如此的強烈。
“飽漢不知餓漢飢”,這是一件讓人十分生氣的事,不過,這種行為卻也是十分值得體諒的,因為一個人在飯前飯後的思想以及思想方法,實在可以有微妙乃至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不但是另一個“餓漢”義憤填膺,甚至連“飽漢”自己也常常會對此深感不可思議。
在這個意義上,人類的所謂思想,實在可以分成如下兩類:第一類,是飯前的產物;第二類,是飯後的出品。因而,理所當然地,這些思想的受眾也被劃分為如下的兩類,即吃飽了的和餓肚子的。誠如泰戈爾所言:“當你歌唱的時候,飢餓的人就用他的肚子來聽。”
儘管如此,得以流傳下來並且成為經典的思想以及正在源源不絕地生產出來的思想,絕大部分都是飯後的產物,在太史公所列舉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這四個代表性事件當中,算起來也只有《離騷》是被放逐的屈原在“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這種全天然全素食兼半飢不飽的狀態下所作出,其餘的“發憤之所作”,大抵都是聖賢們的飯後所作。故而,人類的進步思想以及所謂的“菁英思想”,也大抵都具有貶低生理飢餓而誇大精神飢餓之傾向,亦因如此,就連這些思想本身也被稱之為“精神食糧”。
飽暖而思淫慾。精神的飢渴固然苦悶,不過,英國作家J·K·哲羅姆的看法是:“充盈的胃囊是詩歌的偉大助手,而且,任何傷感都無法靠空蕩蕩的胃囊存活……倘若蠢人們告訴你,精神的貧困比肉體的飢渴更令人痛苦萬分,那是因為他們對兩者都沒有太多體驗。一種浪漫而感人的論調!然而,那一切全是胡說八道——全是偽善的假話。疼痛的腦袋很快就會使人忘掉疼痛的心靈。受了傷的手指頭會驅散對失戀的所有回憶。當一個人真的感到飢腸轆轆的時候,他感覺不到其他任何事情。”
朱自清先生在一九四七年七月六日的上海《大公報》副刊寫道:“我們有自古流傳的兩句話:一是‘衣食足則知榮辱’,鑑於《管子·牧民》篇,一是‘民以食為天’,是漢朝酈食其說的。這些都是從實際政治上認出了民食的基本性,也就是說從人民方面看,吃飯第一……抗戰勝利後的中國,想不到吃飯更難……於是學生寫出‘飢餓事大,讀書事小’的標語,工人喊出‘我們要吃飯’的口號。這是我們歷史上第一回一般人民公開的承認吃飯第一。”
一年有三十五日後,身患嚴重胃潰瘍並拒食美援的朱自清先生病逝於北平。
吃飽以後的幸福心情大致相同,飢餓的感覺卻各有各的不幸。那麼,所謂現代人的飢餓,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呢?
我認為,村上春樹在這件事情上作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