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八十七週亞夫得罪梁王(第1/2 頁)
太尉周亞夫按照其計謀,到達洛陽,喜出望外說:“七國叛亂,我乘坐驛車到此地,自己沒有料到還能保全性命。現在我佔據滎陽,滎陽以東,沒有什麼值得擔憂的了。”讓官吏搜捕崤山、澠池之間,果然捕捉到吳國伏兵。周亞夫乃奏請漢景帝趙涉為護軍。
太尉周亞夫率領軍隊向東北走到昌邑。吳軍猛烈進攻梁國,梁王數次派使者向條侯周亞夫求救,條侯不允許。梁王又派使者向漢景帝告狀。漢景帝派使者告訴條侯營救梁王。周亞夫不奉詔,堅守壁壘不與敵軍交戰;而派弓高侯韓頹當等人率領輕兵出動淮泗口,斷絕吳、楚軍後路,堵塞其運軍糧的道路。
梁國派中大夫韓安國及楚相張尚弟弟張羽為將軍;張羽努力奮戰,韓安國指揮鎮靜持重,乃得稍微挫敗吳軍。吳軍想要向西,因為梁城固守,不敢越過樑城向西;便趨向條侯周亞夫軍隊,兩軍在下邑相遇,吳軍想要戰鬥。條侯堅守壁壘不肯戰鬥;吳軍糧道斷絕士兵飢餓,數次挑戰,始終不出來應戰,條侯軍中夜裡出現驚動擾亂,軍營內部互相攻擊,擾亂鬧到周亞夫營帳下,周亞夫堅臥不起,頃刻之間,軍營中再次恢復了平定。吳軍奔向漢軍營壘東南聚集軍隊,周亞夫派士兵到西北處防備;不久吳軍精兵果然奔向西北營壘,因為漢軍防備不得進入。吳軍,楚軍士兵大多飢死或背叛逃散,吳王乃率領軍隊而離去。二月,周亞夫出動精兵追擊,大破吳楚軍隊。吳王劉濞捨棄其軍隊,與精壯士兵數千人連夜逃走;楚王劉戊自殺。
吳王剛開始舉兵造反的時候,吳國臣子田祿伯為大將軍。田祿伯說:“軍隊聚集人馬而向西,沒有其他出奇制勝之道,難以立功。臣希望得到五萬人,另外沿著長江,淮河逆流而上,佔領淮南、長沙,攻入武關,與大王主力軍會師,這也是一路奇兵。”
吳王太子勸諫說:“大王以造反為名,這奇兵難以假借別人之手,如果他人又背叛大王,應該怎麼辦呢?況且他人掌握兵權而指揮一支軍隊,容易產生其他利害問題,白白地自損實力罷了!”吳王便不允許田祿伯。
吳國少將桓將軍勸吳王說:“吳國步兵多,步兵有利於險阻地面作戰;漢軍車騎多,車騎有利於平坦的地面作戰,希望大王所經過的城池不進攻,長驅直入,疾馳向西佔據洛陽武庫,利用敖倉糧食供應軍中,憑藉山河之險攔阻用來號令諸侯,即使沒有進入函谷關,天下就已經平定了。大王緩慢前行短暫停留攻下城邑,漢軍車騎到達,賓士進入梁國、楚國之郊野,大事就失敗了。”吳王詢問諸位老將,老將說:“這位將軍年少,衝擊敵人先鋒還可以罷了,怎麼知道遠大的謀略呢!”於是吳王不採用桓將軍計謀。
吳王獨攬全軍指揮權。吳軍沒有渡過淮河,吳王把門下諸位賓客都任用為將領、校尉、軍候、司馬,唯獨周丘得不到任用。周丘者,下邳人,逃亡到吳國,賣酒為生沒有德行;吳王看不起周丘,沒有任用。周丘乃自己晉見吳王,勸說吳王說:“臣因為沒有能力,不得在軍中帶罪立功。臣不敢要求調兵遣將,希望請吳王賜給臣漢朝一符節,必定有所立功回報大王。”
吳王乃給予符節。周丘得到符節,連夜疾馳進入下邳;此時下邳聽說吳王造反,都據城防守。周丘到達驛站,召見縣令進入室內,讓縣令隨從用罪名成立把縣令殺死,於是召集縣中兄弟友善權勢的官吏告訴說:“吳王造反,軍隊將要到達,屠滅下邳不過吃一頓飯的工夫;現在先投降,家室必能保全,有能力的人可以封侯了。”
官吏出去之後,互相轉告每個人,下邳人都投降。周丘一夜之間得到三萬人,派人報告吳王,於是率領其軍隊向北侵略城邑;等到陽城,士兵十餘萬,大破陽城中尉率領的軍隊;聽說吳王戰敗逃跑,自己估計無法與吳王共同成功,便率領軍隊歸還下邳,還沒有到達,背上癰疽發作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