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八十六晁錯被殺 趙涉(第1/2 頁)
等到七國報告叛亂的文書傳到長安,漢景帝劉啟乃官拜中尉周亞夫為太尉,統帥三十六將軍隊伍前往攻打吳國、楚國叛軍,派遣曲周侯酈寄攻打趙國,將軍欒布攻打齊國;再次召回竇嬰,官拜為大將軍,讓駐紮滎陽督查齊國、趙國境內的漢軍。
當初,晁錯所更改的法令三十章,諸侯喧譁,晁錯父親聽說此事,從潁川趕來長安,對晁錯說道:“皇帝剛剛即位,你為政當權,削奪諸侯土地,疏離人家骨肉親情,大家討論大多怨恨你,你到底要幹什麼呢?”
晁錯說道:“按道理應當這樣。你這樣做,天子不會再尊貴,宗廟不會再安寧。”
晁錯父親說道:“這樣做的話劉氏安寧了而晁氏卻危險了!”於是飲藥而死,說道:“我不忍見到災禍及身!”
後來過了十餘日,吳國、楚國七國都造反,以誅殺晁錯為名。
漢景帝與晁錯商議出兵平叛逆賊事情,晁錯想讓漢景帝親自統兵親征而自己留置守護長安;又言:“徐縣、僮縣旁邊的附近一帶,吳國沒有攻下來的地方,可以給予吳國。”
晁錯向來與吳相袁盎不好,晁錯所居坐的地方,袁盎往往躲避;袁盎所居坐的地方,晁錯也躲開;兩人未曾在同處一堂說過話。
等到晁錯為御史大夫,讓官吏按照袁盎接受吳王財物之名,抵罪;漢景帝赦免任用為庶人。吳國、楚國造反,晁錯對丞相、御史說:“袁盎接受吳王很多金錢,專門為吳王掩飾,說吳王不會造反;現在果然造反,想要請命懲治袁盎,應該知道吳王計謀。”
丞相、御史說道:“七國之亂事情沒有發生,懲治可以杜絕後患;現在叛兵向西而來,現在懲治有何益處!況且袁盎不應該知道吳王有計謀。”
晁錯仍然猶豫不決。有人告訴袁盎,袁盎恐懼,夜見竇嬰,向竇嬰說吳王之所以造反的原因,希望到漢景帝面前,向漢景帝親口陳述事實情況。
竇嬰入宮報告漢景帝,漢景帝召見袁盎,袁盎入宮晉見,漢景帝正在與晁錯排程軍糧。
漢景帝詢問袁盎說道:“現在吳王、楚王造反,對於天下局勢公認為如何?”
回答說:“不值得憂慮!”
漢景帝說:“吳王就利用礦山鑄錢,煮海為鹽,招誘天下豪傑;年老頭髮發白舉事、這不是萬全之策,難道能造反嗎!為什麼說其不能有所作為?”
回答說:“吳國銅鹽之利則確實有好處,哪裡能夠得到豪傑而被吳王招誘到身邊!如果讓吳國得到豪傑,豪傑也輔佐吳王而作為仁義道德行事,就不會造反了。吳王所招誘的豪傑都是不務正業子弟、亡命之徒、鑄錢奸人,所以互相招誘以作亂。”
晁錯說:“袁盎計策分析的很好。
漢景帝說:“如何制定計謀呢?”
袁盎回答說:“希望屏退左右無關人等。”
漢景帝屏退其他人,只有晁錯在。
袁盎說:“臣所說,人臣不能知道。”
漢景帝乃屏退晁錯。
晁錯趨避東廂,非常怨恨袁盎。漢景帝突然問袁盎,袁盎回答說:“吳王、楚王互相贈送書信,說高皇帝分封子弟為王各有封地,現在賊臣晁錯擅自處罰諸侯,削奪諸侯的封地,所以才會造反,想要向西共同誅殺晁錯,恢復原來被削奪的土地罷了,現在計謀只有斬殺晁錯,派使者赦免吳、楚七國,恢復其原來的封地,則可以兵不血刃而使七國軍隊全部退兵。”
於是漢景帝默然良久,說:“如果不這樣做還能怎麼樣?我不會愛一個人而向天下人謝罪的。”
袁盎說:“出此愚拙之計,只有陛下週密考慮了!”
漢景帝乃官拜袁盎為太常,秘密整理行裝。過了十餘日,漢景帝讓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彈劾晁錯說:“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