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第1/2 頁)
季別雲沒動,&ldo;還有屋頂上的。&rdo;
他又揮了揮手,餘光裡瞥見對面屋頂飛下來兩個黑影,心中一陣痛惜。
就這麼放季別雲走,他心有不甘,恐怕御史臺強盛不過今夜了。他數年的心血與功業……
少年將劍橫在他脖子上,自己也被五個內侍包圍著,一群人慢慢挪出了房內,來到院子裡。
&ldo;退了。&rdo;段文甫朝那五個侍衛揮手,忍著胸口疼痛轉頭對管家道,&ldo;還不去備藥備衣裳?&rdo;
正說著話,忽然感覺脖子上一輕,回頭看去,只來得及瞥見少年飛身躍上牆頭的背影。
段文甫整個人頓時鬆了一口氣,捂著胸口往一旁倒去,幸而被管家眼疾手快扶住了。他的視線一直沒有挪開,即使季別雲早就沒影了,他還是恨恨地看了片刻。
&ldo;……老爺?&rdo;管家出聲提醒他,&ldo;內侍還在門口等著。&rdo;
他這才在對方攙扶下慢慢朝後院走去,準備換身衣裳,將傷口包紮了好去面見聖上。
等到行至無人處時,他朝管家招了招手,示意對方附耳來,隨即低聲道:&ldo;今夜進了屋子的那十二個侍衛,他們聽見了不該聽的。&rdo;
管家暗道不好,試探著問道:&ldo;我去敲打敲打?&rdo;
段文甫沒點頭,沉默片刻後才陰沉沉道:&ldo;全殺了。&rdo;
作者有話說:
看到評論區在說小雲魯莽,解釋一下。首先小雲知道這是個火坑,但他也得往裡跳,因為他想接近真相。
其次是有沒有準備的問題,前面也說過,宸京形勢緊張,不能動兵,所以季別雲沒有讓麾下接應。他去之前料定段文甫不敢殺他,因為他一死,白日才被他狀告到刑部的御史臺會被第一個懷疑,於是他才孤身一人去了。而去之前他也提前佈置了下一步,文裡提到即使他被困在段府,御史臺之後也會倒,御史臺倒了他自然會脫困,這涉及到後面劇情。
所以小雲是思考過的,他這一去做好了受傷的準備,唯一主觀不足就是他對於自己的武力過於自信,沒想到會被這樣下藥,即使他全程沒有碰一點段府的酒和吃食。可以說他思慮不周,但小雲還是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的。
第68章 無遺策
國寺住持圓寂,按道理皇帝是該前去弔唁並守夜的。
這個道理不是別的,而是皇帝親爹留下來的規矩,讓明家後代要善待懸清寺僧眾。
其實按照先帝三天兩頭就往懸清山跑的作風,若他活到了覺明禪師坐化這個時候,興許就不是隻去弔唁一趟了,很有可能在寺裡痛心疾首地住上一旬。痛到深處,或許還會下旨舉辦國喪。
然而即使是爹和兒子,在很多事情上也有分歧。
元徽帝的確給了他爹面子,擺駕去了懸清山,卻不甚高興。
一路上都沒什麼好臉色,辛辛苦苦地又登了一次懸清山,見到下一任國寺住持時禮數也顧不上了,什麼話都沒說便徑直跨進了寺內。
僧眾剛死了住持就要來給元徽帝接駕,而且還被擺臉色。觀塵一向穩得住,沒什麼別的反應,反倒是站在身後的妙悟面露不悅。
觀塵跟著皇帝走進寺內,跨過門檻之後不經意般回過頭來,看向正滿心悲憤的妙悟。那一眼如無波古井,卻極有震懾力,讓他下意識收了臉上神情。
身後有隻手扯了扯他衣擺,妙悟回頭看去,是自己師弟妙慈,一副欲說還休的模樣。
他以為有什麼要緊事,將人帶到一旁,離開了隊伍。
&ldo;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