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2/2 頁)
閘門,放孩子到光明的地方去&rdo;。他太懂得中國的歷史與現實,故此也明白、體恤母親的心意。既然朱安是母親給予的禮物,而且朱安自己也是歷史犧牲品,那他就只有好好供養,經濟上的供養,當然也有淡然的客氣‐‐比如他外出歸來買幾樣點心,先送去請母親品嘗,再讓朱安挑幾樣,然後才拿到自己房間裡‐‐但是,在舊式婚姻中,魯迅從來沒有付出自己的感情,這是不同於胡適的決絕。
考察魯迅與母親的關係,其家庭日益困頓、破落的大背景是關鍵。祖父的入獄,父親的病與死,族人的白眼,作為長子的魯迅,在小小年紀時就分擔了母親的愁苦。所以讀魯迅的文字給人的感覺始終是一個深沉的有擔當的父兄形象,因為魯迅沒有經歷過青春的飛揚;而另一方面,魯迅對於他的母親而言是個不折不扣的孝子。
只因母親喜歡看舊小說,新文學家魯迅就四處收羅,買張恨水的《金粉世家》、《美人恩》之類給母親;因為天氣冷,母親愛吃的應季的筍乾寄遲了,也要在信中報告一下。魯迅寫給母親的信,抬頭總是恭敬地寫著&ldo;母親大人膝下敬啟者&rdo;。為了慰藉母親喜愛孫子的心情,魯迅幾乎每封信都用一番筆墨寫海嬰逸事。如&ldo;海嬰很好,臉已曬黑,身體亦較去年強健,且近來似較為聽話,不甚無理取鬧,當因年紀漸大之故,惟每晚必須聽故事,講狗熊如何生活,蘿蔔如何長大等等,頗為費去不少工夫耳。&rdo;又如&ldo;海嬰很好,每天上幼稚園去,不大賴學了……他什麼事都想模仿我,用我來做比較,只有衣服不肯學我的隨便,愛漂亮,要穿洋服了。&rdo;這樣輕鬆休閒的筆墨在魯迅是不多見的,透露著融融親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