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4/4 頁)
,莫非……”好個盧杞,聞聽崔破那番言語,於他面上竟是並無半點變化,反是微微一笑,當即出言駁斥。直這一份城府。實不負了其宰執身份。
只是不待他說完,早為李適插言打斷道:“崔卿家卸任廣州刺使,即將出任禮部侍郎,而後諸卿同殿為臣,自當戮力同心才是,不可枉做意氣之爭!至於這山南東道是剿還是撫,朕自有決斷,爾等介時遵令行事便是。”
“如今我朝于山南東道周邊屯兵數十萬,其中更有神策精銳十餘萬,譴一上將。剿了那梁崇義不過是舉手間事!當此陛下御極五載之即,此戰必可大漲朝野民心士氣、更可一舉震懾河北群醜,豈非一舉兩得之便?臣俯請陛下三思。”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此仗一旦開打,後續更將如何實難預料,陛下登基五載勵精圖治,才換得如今政事得諧、國有餘力,臣恐一個思慮不周。便是前功盡棄。此戰即能速勝,也必將打草驚蛇,促使河北四鎮停內鬥而合力以抗朝廷,如果是如此,則異日平定河北之戰更添百倍艱難。此誠不可取法也!陛下,萬不可草率行事呀!”,見盧杞再行進言,崔破哪肯示弱,將身一躬,當即出言駁斥道。
“罷了,此事朕自有決斷,爾等無須再言!崔卿,你此來正好,禮部不可一日無首。應物,你來擬詔,飭命前廣州刺使崔破轉任吏部侍郎,三日後到職視事,欽此!”聽著這兩邊截然不同的爭論,李適也是頭大。擺擺手,轉換話題道。
“陛下,禮部乃掌天下禮儀、祭享、貢舉之所在,事關皇家、朝廷尊範,非德高望重、學識淵博之人不能勝任此職!崔破此子少年任性、疏於儀程,實不堪當此大任,更加之其以崔門嫌疑之身而入值貢舉事,實難令天下士子心服。難保異日不會更有楊炎舊事!此詔,臣以為實有不妥,還請陛下三思,授其一任地方,再加磨鍊可也!”,眼見那翰林承旨韋應物接旨擬詔,崔佑甫忙小步趨前,開口諫言道。
“崔相此言差矣!崔侍郎少年英才,狀元之名哄傳天下,僕前任職地方時,雖僻遠州府,也得傳其詩,如此聲名赫赫,坐鎮禮部,那幹士子更有何不服!再則,崔侍郎自入仕以來,素以幹才為朝廷稱道,此番禮部震盪,正是其大有為之時,安可辜負皇恩,一味保身請辭!”這盧杞言說之時,話裡話外俱將“崔侍郎”三字扣死,竟是欲坐實其事。
眼見閣中紛爭再起,一手造就今日這等朝堂形勢的李適也是不堪其煩,霍然起身道:“朕自當譴太子少師顏真卿兼領禮部尚書職,專司禮儀、貢舉事,崔卿只需安心辦好貢舉之事便可!此事朕意已決,勿庸再議,朕乏了,眾卿告退吧!”頗帶不耐之色的說完這幾句,皇帝陛下竟是更無二話,轉身自閣後便門徑回內宮而去。
“盧相,下官當日聞聽今科舉子承天門之事時,曾聞有人言說那領頭地黃四淮等貢生曾於事前多次出入相府,未知此事……”正在滿臉肅然的崔佑甫招呼崔破欲去時,卻見他悠悠向盧杞笑言道。
聞聽這番話語,那盧杞一張靛藍面容驀然一沉道:“不錯,實有此事,當日黃四淮等人往我府行卷時,僕觀彼等尚有幾分才學,本著為朝廷作養人才之心,方對其多了幾分愛才之意。不成想這幹人等竟幹出這等無君無父的事情來,哎!怪之怪老夫識人不明哪!貢舉一事關乎朝廷掄才大典,崔侍郎即肩此任,猶須謹慎,務以老夫之前車為鑑才是!”,這短短几句話語之中,自慚之色有之、切齒痛恨有之、娓娓勸諫亦有之,再配以他那極具磁性的嗓音,聽來真是誠懇無比。
見其直言自承其事,更來了這一段直可媲美“影帝”地痛悔告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