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諸葛亮議諫後事 李正方兵駐上庸(第2/2 頁)
牢控制在成都。遂道:“臣以為可以此事表豫王之功,調回朝中,委以虛職可也。”
“如此,上庸人選當何人?”
“輔漢將軍李嚴武藝高強,行事沉穩,乃將才也。近又屢立功績,可升而任之。”
劉備一時沒反應過來,問道:“正方之才,朕深以為之,用於上庸,其大材小用乎?”
諸葛亮笑道:“既如此,附與其兩萬軍可也。”
劉備徹底聽懵了。不是?這上庸巴掌大點地方,再駐兩萬軍?
“漢魏邊境戰事不斷,如漢中安,則成都留軍無用。是故臣以為精鐵當處刀刃,今不若調成都駐兵之半,駐於上庸。如此,不論支援南鄭,拱衛襄陽,亦或日後北伐,皆可速集優勢兵力,或可大有為也。”
劉備算是弄明白了,笑問道:“此獨孤徹之論否?”
“哈哈,陛下明斷。”
劉備思索片刻,說道:“博研無甚資歷,若將正方歸博研節制,必有怨言也。”
諸葛亮道:“臣知之也,漢中狹長,上庸三縣近襄陽而遠南鄭,臣以為獨孤徹仍督九縣,此三縣令李嚴獨領之。二人平級,各司其職可也。”
不過劉備還有一個顧慮:“五萬大軍,其漢中可負之否?”
對此,諸葛亮表示:“獨孤徹改造農具,已頗見成效,且五萬人輪換屯墾,臣以為不成問題。”
劉備笑道:“哈哈,此子屢有驚喜與朕也。”
二人議論多時,生成兩紙調令:
豫王劉封,速奪上庸,助陣襄陽。屢立功績,多顯才能,升諫議大夫,調任成都。
輔漢將軍李嚴,一定郪縣,兩平越嶲。屢立功績,多顯才能,升安漢將軍,率兵兩萬,駐留上庸。
李嚴高升,自然樂呵上任。
而劉封對此心裡門清,知道這不過是個李代桃僵的手段。諫議大夫什麼玩意兒?退休老頭們待的位置。雖然俸祿六百石,畢竟是個虛職。不過劉封清楚自己終究不是他劉家人,自己這個對儲君最大的威脅必須得剷除。對比對面的曹植曹熊,曾經的劉琦劉琮,能有這個結果算阿彌陀佛的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