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司馬懿獻言進策 曹子文親征遼東(第1/2 頁)
卻說那遼東之地,久為公孫氏把持,已歷三世。昔中平六年,董卓暴亂,以其部下大將徐榮之舉,乃拜襄平公孫度為遼東太守。
公孫度好勇力,行事激進,四處征伐。其東擊高句麗,西討烏桓,南取半島,復又越海,取膠東北部東萊諸縣,威震海外。乃自立遼東侯,平州牧。
時中原動盪,諸侯混戰,而遼東居偏鄙之地,得以倖免。初時,公孫度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復又廣招流民,其治下“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商賈之人市不二價”,頗具治平之象。中原名士如管寧、邴原、王烈、太史慈者,多避難於此。
然公孫度日益驕矜,殘暴不節之行亦漸得顯。以中原亂故,興行王事心。乃仿古制,設壇於襄平之南,祀天地於郊,入則親設藉田,出則乘帝之鑾駕,冠懸九玉。復又治御林軍,皆戴旄帽。頗有無法無天之勢。
後曹操一統兗州,外有袁紹,又久戰疲敝。以遼東偏遠,征伐無益故,乃上表獻帝,奏其任武威將軍,封永寧鄉侯。
公孫度聞之,甚是不屑,口出狂言道:“孤王遼東,何需永寧也?”乃棄印於庫,明歸朝廷,暗中行事,一切照舊。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公孫度死,乃傳其子康。即昔日誆袁熙,袁尚之首者。
公孫康繼其父之烈,復戰高麗,陷其都。然康不壽,又以二子皆幼故,乃傳弟龔。
黃初元年,曹丕稱帝。為四方不靜,漢吳在側,不願後方生亂,有心籠絡之。乃遣使拜公孫恭為車騎將軍、假節,封平郭侯。
時公孫恭體弱,又為怪病纏身,與閹人無異,是國事多廢,不復父兄之威。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曹魏度過了禪位之初,最可能出現大規模混亂的那幾年,如今已十分穩定。而河北四州,兵力富足,久無征戰,生產已復。較之遼東,已有速決的可能。
這也是曹彰欲此時解決遼東遺留問題的原因所在。
但是怎麼處理,曹魏朝廷中卻有兩派言論。
一派認為遼東芥蘚之疾,既已定得疲蜀之策。則應繼續堅持懷柔拉攏政策,將大軍調至章、宛一帶。任城王與驃騎將軍一鎮中原,一定關中,皆不可遠離。至於河北防務,遣一偏將,留兵萬餘,勿令遼東驟起即可。
持這種意見的,是以華歆為首的文官集團和地方的譙沛武人集團。原因無他,中原地區是其賴以生存,做大做強的基本盤。如今季漢之軍對曹魏已造成一定的壓力,一旦關中出事,則中原勢必震動。
而另一派則是以曹彰為首的主戰派。其本意無他,遼東不定,曹家大本營就有被背刺的危險,更不用說還有明面投降,背地裡虎視眈眈的各路異族勢力了。所以既然要打,何不一勞永逸?
關鍵時刻,有一人高聲道:“臣以為,為國家計,當依大將軍之言。”
眾人視之,乃是驃騎將軍司馬懿。
曹丕與曹彰對視一眼,倒對此結果頗感意外。二人本以為司馬懿為提振雍涼守勢,必然是提出反對意見的那個。未曾料得司馬懿自有其小心思。
一者,其重西輕東之策未被採納,亦知當下時機未到,遂只得繼續隱忍。二者,如今其雖位居驃騎將軍,然實際上只要曹彰在朝,那一應軍國大事還是由其把持,就算自己反對,也最終無力左右事情的走向,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司馬懿道:“縱諸葛亮善戰,獨孤徹能謀,然蜀道惟艱,糧草轉運極難,得出之眾有限。是難以卒定,亦難為久計也。不過襲擾邊疆,為一時之患耳,安能動關中之基本乎?”
言及此,司馬懿觀察了一番眾人的表情,複道:“至若中原之地,彼荊州之眾方歷大戰,安能就出也?且吾有精騎萬千,以供馳騁,何懼之有?”
這一席話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