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5 頁)
遍,我很高興能看見這本很有文學價值的作品。你自己說的‘有一點接近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我認為你在這個方面已做到了很成功的地步!”
胡適在信中還向她索書,張愛玲就馬上寄了《傳奇》、《流言》和《赤地之戀》去。 txt小說上傳分享
和胡適一道凝望赫貞江(2)
當年11月,剛到紐約一個星期,她就迫不及待拉著炎櫻一塊兒去見胡適。
紐約東城81街上,有一排白色的“水泥方塊”房子,門洞裡現出樓梯,完全是港式的公寓房子。胡適的居所就在這裡——104號。
那是個星期日的下午,在太陽底下曬著,愛玲都有點恍惚起來,彷彿人還在香港。
上了樓,她看著室內陳設也眼熟得很,就是那種中國味道十足的堂屋,一律的漆木紅亮桌椅、古香古色的紋圖花瓶……枝枝節節的,全都能引起故國之思。
胡適先生穿著長袍。他的太太江冬秀在一旁,說話還帶著點安徽口音。愛玲的家裡有不少女傭是安徽人,因此她聽著更覺親切。
在張愛玲眼中,江冬秀“端麗的圓臉上看得出當年的模樣,兩手交握著站在當地,態度有點生澀”。
愛玲想:“她也許有些地方永遠是適之先生的學生。”又想起以前讀過的有關文章裡說,他們夫婦倆是舊式婚姻中罕有的幸福的例子,看來說得不錯。
胡適夫婦倆都很喜歡炎櫻,問她是哪裡人。炎櫻用國語回答,不過她離開上海久了,中國話已不大嫻熟了。
愛玲喝著主人泡著的綠茶,還沒進門就有的那種時空交疊感,現在越發地濃了。
眼前的這位尊長,以前從未謀面,但是絲絲縷縷的淵源,在她很小的時候就有了。以前看過的《胡適文存》,是放置在父親窗下的書桌上的,與一些不入流的書並列著。
還有《海上花》,記憶裡似乎是父親看了胡適的考證,才去買來的。《醒世姻緣》則是愛玲破例向父親要了4塊錢去買的。
最可稱奇的,是姑姑和愛玲的母親居然和胡適先生同桌打過牌!
抗戰結束後,有一次各報上都登出胡適回國的照片。愛玲記不得那是下飛機還是下船了,只記得胡適先生笑容滿面,“笑得像個貓臉的小孩,打著個大圓點的蝴蝶式領結”。
姑姑看見,笑了:“胡適之這樣年輕!”
那時,胡適對局勢還抱有很高的期望,保持著他宣稱的那股“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的勁兒。
現在,胡適先生年屆64歲,堪堪就要步入桑榆向晚的境地,而他當年親手放出“魔瓶”的力量,則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個樣子,他恐怕早已意態蕭然了。
初次拜訪之後,愛玲後來又去看過胡適一次。這次她注意到:在胡適的書房裡,整個一面牆上是一溜書架,幾乎高齊屋頂,造型簡單,但似乎是定製的。可是這書架不是放書的,全是一疊疊的資料夾,多數都亂糟糟地露出一截紙。
這大約是先生作《水經注》考據用的,整理起來不知要耗多少時間與心力。愛玲一看見這個,就心悸。
胡適在思想界名聲若日月,張愛玲不大會應酬,所以她跟胡適談話,總是如對神明。以她自己的話形容,“是像寫東西的時候停下來望著窗外一片空白的天”,只覺得那空茫裡蘊藏得很多,但又不知究竟有些什麼?
她後來還記得,在交談中有兩次因為自己不大會說話,以至險些卡殼,虧得胡適老練,馬上轉寰了過去。
一旦談得深入,愛玲才知道,胡適與她的家族原來大有淵源。胡適的父親認識愛玲的祖父張佩綸。胡適說,你的祖父幫過我父親一個小忙。
由於愛玲的長輩們都不願提及家族往事,所以愛玲並不知道有這段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