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跟著齊國混,能過好日子(第3/4 頁)
“唉……”公使盧允宗嘆了一口氣,臉上盡顯無奈之色。
“這下子,愛爾蘭人應該滿意了吧?”宋世麟聽到盧允宗的嘆氣聲,轉過頭來,面色清冷地說道。
“宋將軍,若是有士兵在本土做出此等惡行,就能逃脫懲戒嗎?”盧允宗聽到對方的語氣中帶著些許不滿,不由冷聲反問道。
“若是敢有士兵在本土作奸犯科,自然要軍法從事。”
“那是了。”盧允宗說道:“說起來,這兩名士兵的處置,已然是從輕發落了。若是在本土侵犯婦女,還要殺人滅口,怕是逃不掉以命相抵的下場。”
雖然這兩名士兵最終被判罰流放海外,行十五年苦役,但熟知流刑內情的人都知道,這些流放犯人一般在海外最多被苦役管制三五年,就會被釋放為自由人,絲毫不耽誤他們種地做工,乃至跑海行商。
更不要說,他們還有軍人背景,在海外領地更是受到地方殖民政府的歡迎和優待。
殖民開拓,保衛領地,不都是指望這些好勇鬥狠之輩嗎?
“其實,愛爾蘭人已經預設了這件事的最初處理建議。”宋世麟眼角餘光微微瞥了一眼那邊正在觀刑的愛爾蘭司法和安全大臣傑夫·亨德里克,語氣頗為不善地說道:“但我們卻偏偏要節外生枝,搞這麼一出公開處刑的戲碼。這對我帝國駐軍司令部而言,算是臉面丟盡了呀!”
“宋將軍此言謬矣!”盧允宗曬然一笑,伸手指了指四下群情激奮的愛爾蘭民眾,“你信不信,此番事了,愛爾蘭人更會親近我們齊國人。相較於昔日英格蘭人的殘暴和貪婪,我們齊國人的形象將會變得無比親切和高大。陛下和內閣要將愛爾蘭打造成我齊國在歐洲的典範之地,除了不斷在政治和經濟上加以扶持,使其展現出非同一般的繁榮和富裕外,還要徹底收服其心,將愛爾蘭牢牢地捆綁在我們齊國身上,成為制衡英格蘭,經略歐洲的戰略要地。”
“你們文官政府就是喜歡搞這些施惠於人的把戲,妄圖透過小恩小惠就能收其心,略其國,未免有些一廂情願了。呵,只要英格蘭伺立於旁,愛爾蘭人就會緊緊地抱住我們的大腿,不敢生出任何別樣的心思。幾百年了,英格蘭人留給愛爾蘭人的心理陰影,估計是永遠都消除不了的!”
且不說數百年前,英格蘭人如何極盡苛刻地奴役和壓榨愛爾蘭人,僅在最近的數十年前,英格蘭人就曾對愛爾蘭施以了最為血腥的屠殺。是時,英格蘭爆發內戰,愛爾蘭人想試圖擺脫英格蘭人的殖民統治,獨立建國,發動了武裝起義。卻未曾想到,英格蘭王國內戰甫一結束,作為虔誠清教徒的克倫威爾就對天主教徒愛爾蘭人的這種“背叛”行為,展開酷烈報復。
在英軍的鐵蹄下,短短三年時間,僅150萬人口的愛爾蘭島就由於屠殺、饑荒、疾病、移民而減少了40多萬人口,差不多佔了愛爾蘭全國的四分之一人口,整個愛爾蘭島血色一片。
1648年,愛爾蘭天主教徒還擁有全愛爾蘭土地的60%,到了愛爾蘭獨立時,他們手中只剩下全愛爾蘭土地的6%,而且全都位於貧瘠而偏遠的西北和西南地區。
愛爾蘭人還不能僱傭兩名以上的學徒,不能出國留學,不能在大學申請學位和獎學金,不能擔任公職、陪審員、律師和教師,不能出席議會,沒有選舉權,不準購買土地,甚至連個人財產都受到限制(如不能擁有價值超過5英鎊的馬匹)。
作為殖民地的愛爾蘭被禁止向海外輸出任何商品,工業基礎——是的,愛爾蘭曾經有發達的毛紡工業——全都被摧毀,完全淪為一個徹底的農業國。更糟的是,這種農業國地位甚至都是附屬於英格蘭王國。
為了保證工業發展所需的糧食供應,英格蘭完全控制了愛爾蘭的糧食出口,絕大部分大麥、小麥、燕麥都必須供給英格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