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跟著齊國混,能過好日子(第2/4 頁)
要求給一個說法。
齊國人以治外法權的理由,拒絕將肇事士兵交給地方政府處理,但表示會進行嚴肅地內部調查和處理。
對此,飽受外國人(英格蘭)欺辱的愛爾蘭民眾便覺得齊國人是在推脫和敷衍,並對行兇者施以包庇。
當年,英格蘭人不就是這樣的嗎?
“殺死一個愛爾蘭人等於殺死一條狗!”這就是英格蘭人對我們愛爾蘭人的基本態度。
如今,我們趕走了暴虐而兇殘的英格蘭人,難道在國內還要繼續發生這種事情嗎?
當自身的權利不斷受到英格蘭人侵犯時,愛爾蘭人民的民族意識就開始覺醒,並開始了反抗英格蘭殖民統治的鬥爭。
當兩年前,英格蘭人按照《長安條約》規定,所有殖民官員和軍隊全部撤出愛爾蘭(僅暫時保留北部三個郡的管理權),承認愛爾蘭王國的獨立時,愛爾蘭人民的民族情緒高漲到極致,所有人無不為此喜極而泣。
在齊國的支援下,愛爾蘭人民推舉了自己的國王,建立了自己的內閣政府,還組建了正式的愛爾蘭王國軍隊,從此之後,愛爾蘭人民將永遠地挺起自己的胸膛,成為一個有尊嚴、有人格,也有勇氣的愛爾蘭人。
可是,在這種情勢下,你們齊國軍人怎麼能踐踏我們的尊嚴和生命呢?
這起事件的發生,讓剛剛恢復自尊心的愛爾蘭人又蒙上了一層陰霾。
齊國人不會取代英格蘭人,再次將我們愛爾蘭踩在腳下,肆意踐踏吧?
——
10月10日,科克。
在城中心的市政廣場上,已經聚集了數千愛爾蘭民眾,五百多荷槍實彈的愛爾蘭王國士兵和警察端著上了刺刀的火槍,將不斷向前湧動的人流死死地擋在外面,以免衝擊到廣場裡面的齊國人。
在廣場中心,臨時搭建了一座一米多高的木臺,數名齊國憲兵分列兩邊,各自拘押著一名神情頹廢的齊國士兵。
站在高臺中間的齊國駐愛爾蘭公使盧允宗看了看四下圍觀的愛爾蘭居民,微不可查地嘆了一口氣,隨即轉頭看向齊國駐愛爾蘭聯軍總司令、海軍廣威將軍(少將)宋世麟。
“時間差不多了,那就開始吧。”宋世麟立時會意,揮了揮手,表情嚴肅地說道。
一名憲兵翎麾校尉(中校)向宋世麟敬了一個軍禮,然後走到高臺前方,拿起一個擴音話筒,對著四下的愛爾蘭居民高聲宣讀駐軍司令部最新簽發的懲戒令。
“茲有帝國駐愛爾蘭陸軍第二十五混成團三營二連中士張輝寶、上等兵劉喜貴於八月十五日深夜……”
這名憲兵校尉軍官念一段就會停下來,等待旁邊的愛爾蘭通譯官將他的話語翻譯成愛爾蘭語,告知在場的所有愛爾蘭民眾。
“……為伸正義,彰法制,帝國駐愛爾蘭聯軍總司令部特予頒佈此懲戒令,肇事兇人張輝寶、劉喜貴處公開鞭撻十五記,剝奪軍職,流配黔州,罰做苦十五年。”
“譁……”在場的愛爾蘭民眾聽到宣判後,頓時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行刑!”那名憲兵校尉軍官森然地下達命令。
隨即,幾名憲兵將兩名犯事計程車兵扒了上衣,露出赤果的脊背,並將其死死地摁在一條長凳上。
“啪!”一記響亮的皮鞭響起。
“啊!”
“哎呦!”
受刑的兩名士兵發出痛苦的哀嚎,每個人的後背也立即顯現出一道恐怖的血痕,被摁住的雙手也開始下意識地掙扎扭動。
“1”!
被邀請上臺監刑的兩名愛爾蘭人大聲地報數。
“啪!”
“啊!”
“2”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