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勁松餃子館(第1/3 頁)
仝蘭芝搭乘老馬兒子艾力的汽車來到火車站。
火車站如今在行政上已經升級為火車站鎮了。
火車站是支邊人來回內地的必經之地,平時一說去火車站,彷彿給人一種離老家很近的感覺。
以往的火車站,候車室很小,也沒有什麼站前廣場。居民大多都是鐵路人居多,地方的常駐人口也就那幾家機關單位的人口:像郵局,商業局,兵站等。
? ? 現在的火車站,新蓋了候車室,比先前的要大幾倍,從站前廣場向南延伸的馬路上車來車往,成群結隊的石油工人穿梭在馬路兩邊。
火車站鎮已成為石油會戰的大後方。
石油工人的生活基地,建在距離火車站南三公里遠的戈壁灘上,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
火焰山南戈壁上的兵團煤礦,緊跟潮流轉行遷徙到火車站,辦起了和石油關聯的化工廠。
化工廠新建的場房和一座座高聳的煙囪在陽光下特別耀眼,廠區外一排排平房是生活區。
化工廠在緊鄰廠區的馬路西側由北向南蓋了一溜平房,專供出租給人做生意。
鐵路家屬區也建起了供出租的門面房。
仝蘭芝在火車站轉了一圈後,租下兩間一百多平米的化工廠的出租門面房。
化工廠蓋的這一溜門面房,基本上都租出去了。開飯店的,開理髮店的,開建材店的,開百貨店的,五花八門什麼都有。
仝蘭芝買好刷牆的塗料,請來一位四川的打工仔小曾,把粉刷的事交給了她。
幾天後,仝蘭芝和梅子把小籠包店裡的東西歸攏了一下,裝到找來的紙箱子裡。僱用兩輛微型車,一趟拉到火車站門店裡。
仝蘭芝重新買了桌椅板凳,她深思熟慮後決定餐館以賣餃子為主,只在早餐時賣小籠包子。這兩種美食自己都能拿的下,不用額外請大師傅,這就省下了請廚師的錢。
再有兩年,勁松就該復員回來了。到時候他想把勁松留在身邊,和自己一起經營餐飲店。於是,她給餐館起名叫“勁松餃子館。”
仝蘭芝仍舊是自己動手砌了兩個灶,再砌了一面不算高的隔牆,她要打造一個透明的廚房間,她想讓每一個來就餐的客人能看到美食從加工到出餐的全過程。 她還在餐館的牆面上貼上了鐵人王進喜的畫像。
她又從店鋪後牆那裡開個小門,搭建一小間簡易的用來堆放煤炭的雜物儲存間。
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中,勁松餃子館開張了。那天,仝蘭芝把左鄰右舍都請了來,免費品嚐勁松餃子館的餃子。開張的頭三天來吃餃子打對摺。
實惠的營銷策略加上美味的餃子,敞亮的後廚,勁松餃子館很快就顧客盈門,生意火爆起來。
每天早上,仝蘭芝拌好餃子餡,後堂就交給了梅子。梅子一下可以擀出四張餃子皮,供得上三個打工妹包餃子。老實能幹的小曾負責煮餃子。
仝蘭芝穿梭在前廳和後堂之間,笑臉迎接著每一位到來的顧客,和客人們輕鬆的聊著家常。客人落座後,如是男同志,她會遞上一根香菸;如是女賓,她會由衷地誇讚幾句,倒好茶水。然後她會如數家珍般地說:“我們店裡有白菜豬肉餡兒的,大蔥豬肉餡的,韭菜豬肉餡的,芹菜豬肉餡的,請問你想吃哪一種?”
不大會兒功夫一盤,一盤盤香味撲鼻的餃子就端了上來。
這一年的仝蘭芝,已經五十八歲了。你看她那精神頭,一點都不輸於年輕人。
有一天,幾個身穿橘紅色工裝的人站在勁松餃子館的馬路上,一個人說:“你看那個小孩,像不像火箭公社那家南京小籠包子店老闆的孫子?”
另一個人說:“嗨!就是,就是的,這家勁松餃子館肯定是那個老闆娘開的,怪不得我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