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如石像一般站立不動,城牆上計程車卒也依舊站立不動,他們鎧甲鮮明,旗幟隨風飄揚,一派大唐強兵氣象。馬車駛進城內,武清被長安城的繁華一下子震驚了,真的震驚了,小夥伴驚呆了。車流滾滾,人頭攘攘,竟然如此繁忙。街道足足有三十米左右吧,如此寬闊,百姓衣著光鮮了,偶爾穿插在其間的大唐美女,也讓人耳目一新,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文水和太原沒法比的。只是可惜的是這街道兩旁沒有店鋪,都被坊牆阻隔,看不到那些高門大院的景象,這長安城的佈局跟文水和太原是完全不一樣的。長安城的佈局以明德門到皇城朱雀門的朱雀大街為界,以東為萬年縣管轄,以西為長安縣管轄,各轄五十四坊,各有一市,萬年縣的叫東市,長安縣的叫西市。整個長安城的商鋪和行商基本都聚集在兩市。對於“坊”這種佈局結構,就武清來看是一件很蛋疼的事情,把百姓和百官都限制在了一個個格子裡,說好了就是便於管理,說差了,這是對一個人zi ;you的束縛,而且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減少了很多。更何況,每一個坊裡,有坊正一名,又設定了“裡”,有里正若干。這些制度無不顯示著皇帝對長安城的控制力度,如果有人犯法,是根本無法躲藏的。李績的宅第在崇仁坊,是一處大宅院,這裡靠近皇城,也離大明宮也不過三條街,便於上朝。其實很多達官貴人的宅子都靠近大明宮的和太極宮的幾個坊裡。囚犯自有張文瓘和裴炎送去刑部監獄羈押。一路行來,很多時候,武清都是呆在李績的馬車內,李績從出太原之後就開始對武清進行教導,講述了一些當年他打過的一些大戰的故事,穿插講解一些行軍中要注意的事項,並沒有像兵法中那樣,一定要讓武清怎麼怎麼做。從這一點看,李績是一個很不錯的老師。從實際的戰例分析戰爭勝利的因素,這已經是後世的戰術分析的模式了。李績居然超前了!武清對於李績是很崇拜的,這是一個打仗的神人,與李靖齊名,當然有人說李績比不了李靖,就武清看來,在演義中李績的名聲就比李靖的響亮這一點來看,李績也差不到哪兒去。當李績帶著僕從和武清四人驅車駛進崇仁坊之後,鼓聲響起,隨後坊丁吆喝一聲,坊門帶著刺耳的摩擦聲在最後一聲沉悶的聲響後便關閉了。白天繁華的大唐生活也隨之被關閉,只剩下了每個格子裡的生活,或安然熟睡,或通宵夜宴,或黑燈瞎火中某個單身漢摸上了某個寡婦的床。武清一夥人便進了李宅,被李績安排在了一處叫鄰芳居的宅院,算是一處比較幽靜的宅院。武清感嘆李宅的廣大外,剩下的還是感嘆。這唐朝的達官貴人就這麼奢侈嗎,一處宅院佔地都這麼大,這裡可是京城啊,地價不貴嗎?答案是肯定的,長安城的很多官員都是租房子住的,怎麼能不貴呢。對於未來,武清忽然有一種迷茫,特別是見識到了李績這等英雄人物後,讓他更加沒有了自信,儘管這些人身處時代的桎梏,但他們的處世哲學,他們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的智慧,深深地刺激著武清。而他,所能發揮的優勢,也僅僅是多了這個時代的人一千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而已。武則天時代啊,升官發財的機會多,可被砍頭拉出去弄死的機會的也多啊。做官還是不做官?經商還是不經商?這些問題接踵而至,讓武清徹夜難眠。總不能隱居深山大澤的吧?那也太窩囊了,太對不起穿越者的身份了,如果那樣做,丟的不是自己的臉,那是廣大穿越眾的臉,丟的是後世四萬萬網民的臉。。。。。。;
第二十三章 得衣缽
高宗皇帝頭風難以醫治,武后以為這是洛陽太過炎熱的緣故,便返回了長安的大明宮。
大明宮,原本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為高祖皇帝所建,後來高祖皇帝死後,便停止了修建。直到高宗皇帝即位,再次修建擴建,如今但凡在長安,高宗皇帝便和百官都在大明宮處理朝政,至於原來的太極宮因宮室陳舊cháo溼而逐漸廢棄,宮殿也只派了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