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議(“不可致詰”)。
佛陀講經,常以不可思議告誡人們,那是現量境,非比量的思維語說可揣測。老子亦然,告訴人們非極性現量境不可用思議來窮究,就叫“不可致詰”。為什麼語言思維不可窮究呢?因“致詰”二相的比量認識,無法認識一相(混而為一)的現量境地。“皦”與“昧”是明暗一對極性觀念,對混而為一的非極性的“道”來說,它沒有任何極性屬性,不但無明無暗,也無上無下,無大無小,無善無惡,無好無壞,無長無短,無生無滅,無增無減,一句話,無一切極性屬性存在!道是周遍法界,無處不在處處在,無處不有處處有。從空間看無量無邊,無窮無際;從時間看,無始無終,無頭無尾。老子把時空的無量性稱作“繩繩兮”。正因無量之一相,故“不可名”。“復歸於無物”,這是老子歸根覆命過程所經歷現量的表達。“夫物芸芸”,歸根覆命過程中,物物皆復歸到“無物”之境,“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從“夫物芸芸”到“復歸於無物”,一個“復”字,正好說明了“道”本無形無相,無物無狀,歸根覆命時,才又復歸到無物的現量境。
惠能復歸到本體時,亦說“本來無一物”,“菩提自性,本來清淨”。把“道”本來無物的一相狀態,謂之“無狀之狀”。因為,有形有相是狀的一類,無形無狀亦是一類存在之狀。有形有相之狀,有限有界;無形無狀之狀,無限無際。“無狀”是一相的“道”之狀,“無物”是無形無界的“道”之象。“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才是真實的永恆常存的狀態和形象,一切絕對絕待的存在皆如此,是絕對真理的體現。而相反地,其餘一切有狀有形的存在皆是相對相待的存在,是相對真理的體現。把“道”的“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老子稱為“惚恍”。“惚恍”者,說有則無狀無物,說無則有“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道的“惚恍”屬性,正是非極性屬性的一種表達。佛陀常用離四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絕百非來表達。佛經上常用“非”字來破除極性的肯定表達,用來消除極性觀念的影像。如:非有非無、非內非外、非斷非常、非一非異、非染非淨,一切極性觀念皆非,以否定極性來表達非極性。老子把這種離四句絕百非的否定的肯定表達法稱為“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這是表示道非極性的另一類表達,用來說明“道”無頭無尾、無始無終、無來無去的非極性屬性,這是用否定極性來表達“道”非極性屬性的一種方法。看似否定,卻寓肯定。如上否定的表達,但卻肯定了道的無處不在性、無時不在性、常住不動性。
道貫古今,無古無今,三世永存,無未來、現在和過去。三世的觀念是人們的極性觀念分別來的。“道”沒有極性的時間觀念(“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但體道證道之人,三世皆通。佛陀的宿命通能知古往今來的無窮劫。如《悲華經》上講,到末法時期,天上要下酸雨。果不其然,現在全世界都下酸雨。佛陀能觀塵點劫以前事猶在目前(“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佛智淨微妙,無漏無所礙,通達無量劫。”(《法華經》)為什麼老子、佛陀等能“執古御今”呢?關鍵是“能知古始”。
“古始”是什麼?“古始”佛陀叫“無始”,佛法常稱“無始劫來”。因為極性觀念追求開頭開始,實際上那是人們極性觀念的虛妄。開始的開始還有開始,開頭的開頭還有開頭,這是比量的“怪圈”,是虛妄觀念的纏繞。故叫“無始”,才就究竟了。因為本是非極性一相,故“無始”。老子的“古始”亦很巧妙,“古始”和“無始”一樣,都是講沒有開頭,不陷入極性“怪圈”中。“古始”有今人的“古始”,有三皇的“古始”。“無始”和“古始”直推,就破除了極性,契入實相現量,本無“始與不始”的觀念。所以,“能知古始”就是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