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帝相(第3/6 頁)
地方不過千里,千里之外的地方稱作候服或者夷服,五帝雖名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卻不完全被天子所掌控,如今大王您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法令一統,皆為郡縣,自上古而為未有之,實乃五帝所不能及也。”
李斯和眾多博士僕射們討論了半宿,經過漫長的鋪墊,最終說出了自己的建議,認為古代有天皇,帝皇,泰皇三皇,其中泰皇是最為尊貴的,所以冒死進諫希望嬴政能以“泰皇”作為尊號。
除此之外,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
嬴政聽了,不以為意,“泰皇”一名聽著好聽,但說白了實際上就是上古時期一個部落的首領,統治的疆土領域都還沒有三晉之地大,如何能與他比肩?
討論了一晚的答案被駁回,李斯有些訕訕,退回佇列之後,捋了捋自己並無碎髮掉落的鬢角,假裝自己有事可幹。
這個時代,眾人所知歷史尚少,嬴政又是第一個統一的君王,在這之前什麼參考都沒有,沒有石頭讓他們摸著過河,諸位大臣所能想到的最尊貴的人便是三皇五帝和神話人物了。
接下來有說東帝的,這是神話中東皇太一和黃帝的稱號的結合,代表既是人間之王,又是神話中地位最高的神,意味著無論天上或地上,嬴政都是最尊貴的。
姜珂:那為什麼不叫東泰?
然後這位博士就喜提停職,罰俸,關監獄小套餐了。
他太沉浸於引經據典,似乎忘了五十年前齊秦兩國力強大,不分伯仲。秦昭王與齊愍王同時稱帝,因齊處於東,秦處於西,所以又把齊愍王稱東帝,秦昭王稱西帝。
齊愍王就是那個五國攻齊時,逃跑後被楚將
淖齒所殺的倒黴蛋大王。
不僅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反而還聽到了個這麼晦氣的稱號,嬴政此時已經很不耐煩了,接下來是一通諸如泰帝,仙皇,神皇之類的稱呼。
嬴政都不滿意,他認為自己的功績超越過去所有的君主,可殿中這些臣子們卻依舊要拿他與那些人比肩。
朝堂之上逐漸安靜,他含威如電的銳利目光一一掃過殿中諸臣,將它們的反應都盡收眼底,最後停留在了姜珂的身上。
果然,姜珂緩緩走到大殿中間,言道:“回大王,臣有一稱號,今願冒死進諫。”
她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說出冒死進諫這四個字,主要剛才提建議的大臣們全都說了“死昧”這個詞,她不說就有點太特立獨行了。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有時候也要跟風隨大流啊!
先來幾句穿秦文必備文章《過秦論》吧。
“大王您承受了上天的使命,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併吞八荒,無論是三皇還是五帝,亦或是神話中的至高之神,這些都是他們未曾達到的功績。”
果然,阿珂之言,忠言順耳,深得寡人之心。
“大王您身兼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王之功勳也,德高三皇,功蓋五帝,當永垂不朽矣,故臣斗膽上尊號王為:皇帝。”
簡直就是一張滿分答卷。
嬴政對此,很是滿意,道:“採!”
三皇五帝各取一字合在一起,號曰皇帝,殿中眾臣聞言瞬間醍醐灌頂,也都認為很妙,齊齊讚道“採!”
其實剛才那些備選尊號中已經有這種拼字的答案了,就比如那位建議用“東帝”當尊號的博士,只可惜他帶對公式,但卻算錯了答案。
嬴政道:“號曰“皇帝”,他如議。”
剛剛被駁回提案的李斯內心暗想:既然功蓋五帝,德高三皇,那為什麼不叫五三?
除此之外,嬴政又下了一個令在場眾人都感到震驚的詔令。
在太古時期,君王們都是生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