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2/2 頁)
新聞社、大阪每日新聞社記者小村俊三郎來訪,餘告以中國變亂,以幅員之廣,民眾之多,交通之不便,當然需經長久之時間方有最後之成功。各友邦於茲期中,只宜善意的贊助維持,若出以過度之干涉,實於彼此不利雲。
日友三野友吉及同人何庭流、呂圃芹來敘,言中日共同利害,只宜經濟提攜。不宜土地侵佔。
中國人救中國總宜表明嚴峻光明氣概,方能令外人欽服,溥儀之傀儡吾等決不屑為也。
黃郛北來之內容,將以華北為犧牲品而實行其妥協賣國。張志潭、王克敏等賣身投靠,不惜為虎作倀,可殺也。
白堅武的悲劇,就在於他以為他做的一切,日本人希望他做的一切,包括行刺、策反這樣的事情,都是為了中國的利益。&ldo;餘為救國大計,萬不得已出此方徑,自信終可質之天地神明也。&rdo;這是多麼的悲哀呵。
朱正:兩個朋友‐‐李大釗與白堅武(七)
李大釗與白堅武,這兩個同窗好友,年輕時有著共同的志趣。後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主觀上都是為了中國的改革和進步。中國知識分子中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他們可以說是兩個典型。
李大釗是在俄國使館中被捕,被張作霖絞死的,白堅武是因為同日本人的關係被馮玉祥處死的。
俄國和日本,這兩個鄰國,都對中國有太多的關心,太大的影響。要了解近代的中國,就必須瞭解同這兩個鄰國的關係。
李大釗成為俄國的朋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俄國宣揚的馬克思主義,曾經在世界範圍內吸引了幾代知識分子。白堅武成為日本的朋友,就有點莫名其妙了:日本宣揚的大亞細亞主義,難道可以算作一種理論嗎?這大約也就是二人身後榮辱之分的原因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