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警察局內都是我們的人(第3/4 頁)
他們。
瑪利亞看中了這一點,所以在舉報獎勵上,不單會給予獎金,還會給予豐厚的食物和衣用物品。
這樣的獎勵深得基層人民的熱愛,所以在舉報上更加的‘熱情似火’。
緊接著便是警察。
“警察內部本來就是這樣,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在面對瑪利亞的疑問時,尤里諾夫如此回答。
儘管他已經加入瑪利亞這一陣營上,但曾經與卜林肯同流合汙的他,在這一方面更有經驗。
所以,腐敗和貪汙,在他眼中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這個想法並不只有尤里諾夫是這樣去想,就連組織內的一小部分成員也認為,警察局內部容易出現腐敗貪汙現象,應該有建設兵團去代替他們。
這樣的思想模式很危險。
每一個部門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作用,建設兵團的用途就是建設與維護,例如基建又例如列車鐵軌。
警察的作用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負責打壓黑惡勢力的警察局都墮落了,那麼這座城市也就沒得救了。
群眾一旦不相信警察,往後對黑惡勢力的打壓,就會越加困難。
所以這樣的思維模式必須進行校正。
“市長啊,這要如何校正?畢竟這可是城市內的常態啊。”
尤里諾夫還是不理解,為什麼這位市長就喜歡做一些違反社會常態的事情。
而且他對這位市長身邊的人,也同樣感到奇怪。
瑪利亞身邊的人,不貪汙不腐敗,甚至還會給予窮苦人幫助的人,與其他城市內的核心幹部成員相比較,就像是另一個位面的俄國人似的。
“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從行動上改變群眾對警察的刻板印象。”雙手交叉拖著下腮,瑪利亞眯起雙眸,又緩緩補充道。
“只不過,這樣的做法需要長時間去影響。”
這句話並不難理解,就算是尤里諾夫也能明白,要想改變刻板印象,所需要的時間,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或許,需要幾年乃至十幾年時間。
再說,警察局內部貪汙風氣盛行,就算瑪利亞推行了打黑打貪行動,但身為執行者之一的警察局,也避免不了‘裁判自判’這樣的行為。
所以,貪汙現象依舊存在,只不過更加隱秘了而已。
如此隱蔽的貪汙現象,要想查出證據,並不容易。
而在鍥卡的調查情報可知,他們的貪汙物件已經從官員那裡轉移到黑幫那邊。
由於打黑行動正在火熱進行,不少囂張的黑幫都遭到打壓。
為了不被關入監牢,享受那牢獄之災,很多黑幫成員都會賄賂警察,讓警察給自己找替死鬼。
這樣的行為層出不窮。
一開始,瑪利亞的打黑打貪行為震懾了不少人,這些黑警不敢太過於明目張膽。
可隨著被關入監牢的黑幫成員越來越多,所要提出的賄賂金額也越來越大。
於是乎,為了錢,這些黑警又走上這條不歸之路。
如何整理警察內部的問題,這樣的任務同樣落在鍥卡身上。
鍥卡這個組織從一開始再都現在,都是負責處理內部問題。
捷爾任斯基相信,以後也是如此。
為了應付這樣的問題,他提出建設其他部門進行監督。
“這樣的監督部門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從內監督與從外監督。”
“在內,所指的是在警察局內部設立紀檢部門。”
“在外,設立檢察院反貪局。”
“前者,是用來監督警察局內部的腐敗問題,一旦發現,必將處於重罪,絕不留情。”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