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比厲果早一步進入&ldo;302&rdo;的,還有一個名叫張晟的年輕人。石建國精神失常後不久,張晟也奇怪地出現了定向系統紊亂、妄想等諸如此類的精神病症狀。
對於&ldo;302&rdo;在最後一年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厲果諱莫如深。作為僅存的一名經歷者,他花了很長時間才把心態調整過來,重返工作崗位。
在刑警隊,與他聯絡介面的是隊長何鵬濤。
2005年的某天清晨,厲果接到了何鵬濤的電話。
桐城市。
作為中部省份的一個中等規模的城市,桐城市這幾年的建設並不如沿海地區。朝令夕改的城建規劃,讓這座城市還來不及煥然一新,就被新的煙塵籠罩了,活像一座巨大的建築工地。
馬路上土方車呼嘯而過,勤勞樸實的農民工在鋼筋水泥裡蓬頭垢面、日以繼夜。因為政府與開發商之間微妙的利益衝突,或資金短缺之類的問題,很多專案往往到了一半就遙遙無期了。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一臉茫然地走在城市裡,然後進入另一個工地,用汗水去澆灌下一個希望。
這明顯是個安全隱患。
然而這次事態更為嚴重‐‐桐城系列殺人案‐‐發生在郊區無人看守的廢棄工地或爛尾樓裡,並且,無一例外地由拾荒者發現、報案。
&ldo;談不上完美‐‐如果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謀殺的話。&rdo;這是何鵬濤見到厲果後的第一句話,&ldo;但技術痕跡明顯,受害者分別為醫院主治大夫和中年教授,男性。兩人在三天內,以同樣的方式分別被害於午夜12點至凌晨4點之間。事先被迷藥迷倒,至於死法……&rdo;他沒有接著說下去。
走進現場,厲果看到一個匪夷所思的場景‐‐
死者下身裹著白色浴巾,頭戴浴帽坐在一個木桶裡,右手搭在桶外,手中握著一支鵝毛筆,地上有一張白色的紙。死者的衣褲被整齊地碼在十多米外的地上,很明顯是現場換下來的。致命的是插在死者胸口的一把匕首,直中心臟。死者死於失血過多,鮮血盛滿了小半個木桶。
厲果心頭一驚,這不是世界名畫《馬拉之死》裡的場景嗎?
厲果並不推崇教條主義,但統計學的資料馬上告訴他:如此匪夷所思的&ldo;儀式性&rdo;殺人,九成以上的嫌疑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
&ldo;剛剛兩案並一案,我想還是要給你個電話。&rdo;何鵬濤說道。
厲果問:&ldo;現場有沒有直接證據?&rdo;
&ldo;很有反偵查意識啊,現場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線索,明顯是刻意清掃過的。罪犯心理素質似乎好得出奇,到現在為止都沒留下破綻。&rdo;
&ldo;目擊者呢?&rdo;
&ldo;這裡比較偏僻,又是發生在深夜,所以走訪結果令人悲觀。而且因為訊息封鎖,我們無法從正面途徑向群眾徵集線索,都得靠我們自己跑,人力有限啊。究竟是昏迷後被運到現場,還是誘騙過來下的藥,現在都還沒什麼頭緒。&rdo;
&ldo;兩名受害人之間有什麼關聯?&rdo;
&ldo;透過家屬、單位走訪,電話記錄查詢,社會關係排查,上網記錄統計等蒐集的資訊來看,兩人之間並沒有交集,起碼到現在為止,沒有明顯的證據證明他們彼此認識,或者有共同認識的人和組織。總之,他們是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的兩個毫不相干的人!&rdo;
厲果蹲下來,用手指在地上摸了摸,放到鼻子前嗅嗅。
&ldo;宣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