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2/3 頁)
區分。凡是誰能按墨子的方式行利於天下,誰就是行義的仁者聖人。&ldo;若事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元所不利,是謂天德。故凡從事此者,聖知也,仁義也,忠惠也,慈孝也,是故聚斂天下之善名而加之。&rdo; 所以,從欲到利再到義,墨子的功利主義是從自然人性論為起點的。墨子的這種義利觀是種價值觀,是墨子用以規範天下秩序的一種尺度,&ldo;古之知者之為天下度也,必順虎其義,而後為之行。是以動則不疑,速通成得其所欲,而順天鬼百姓之利&rdo;。
其三,墨子提出&ldo;人之所欲&rdo;的問題,是因為墨子清楚地看到物質生活資料能否滿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這關係到人性的善惡和社會的安危,&ldo;故時年歲善,則民仁且良,時年歲兇,則民吝且惡&rdo;。 所以,&ldo;食者國之寶也&rdo;。墨子進一步旁證博引來論證自己這個觀點,&ldo;周書曰:&rdo;國無三年之食者,國非其國也;家無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l;此之謂國備。&ldo; 為求安民國,就必須滿足人之所欲。墨子認為,要達到安民安國,則求下之利就是一個最基本的手段。只有求了天下之利,才能存下之所欲,天下也就太平無事,民得其所,則家寧國安。
其四,墨子強調&ldo;人之所欲&rdo;是一種普遍的自然人性。因此,他追求的功利是一種天下之利,而不是個人之私利或區域性之小利。從人的生物屆性來說,食、性作力普遍的人慾確實是自然的人性,它對一切人來說都是其本身所固有的。因而,墨子的天下之利在形式上元可非議。然而,人不僅僅是自然界的一種動物,而且是社會群體的一個組成部分,人的思想言行必定受到杜合環境的影晌,烙下社會、時代的烙印。&ldo;人之所欲&rdo;在社會關係的制約下,也必然友生異化。原來是同樣意義的&ldo;人之所欲&rdo;出現了不同的表現狀態,一部分人的&ldo;人之所欲&rdo;向奢侈方向發展,一部分人卻掙扎於飢、寒、窮之中。奢侈者以剝削另一部分人的&ldo;人之所欲&rdo;為代價,&ldo;強必執弱,富必侮貧,貴必敖賤,詐必欺愚&rdo;。 從而使庶民百姓只能處於&ldo;飢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勞而不得息&rdo; 的悲慘境地。墨子強惆&ldo;人之所欲&rdo;的自然人性論,正是為了制止或糾正這種異化,&ldo;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rdo;,以天下為單位談功利,正是墨子功利主又所追求的目標。
(三)求天下之利是墨子功利主又的目標
&ldo;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rdo;這句話在《墨子》一書中重夏出現,被著重強調。追求群體的利是墨子功利主又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有人對《墨子》書中被公認為最能代表他本人思想的23篇(從《尚賢上》到《非命下》)中出現的全部&ldo;利&rdo;字的不同含義作了統計:在肯定意義上指整體利益(如:&ldo;興天下之利&rdo;)的&ldo;利&rdo;字出現160 次;在否定意義上指損人利己的私利(如:&ldo;奪人車馬衣裘以自利&rdo;)出現44次;在肯定意義上指不違背整體利益的個人利益(如:&ldo;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rdo;)出現11次;指非道德意義的利(如:&ldo;劍之利&rdo;)出現31次。 這個統計表明了,墨子強調的利是群體之利,這種天下之利對各個社會階層是普遍有意義的。所謂&ldo;國家百姓之利&rdo;, 就是意味著王公大臣與庶民百姓同利。因而,對墨子來說&ldo;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rdo;就是成義之大端,墨子在思想上,實踐上也確實是以此為己任的。在現實生活中,墨子目睹了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