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5 頁)
走你的杯子,謝謝。”
韓綺梅心裡陡然起了一陣惆悵,已無心再聽田君未談什麼《海燕》,心裡難過得如同負荷了天地間所有的失落,腳步也顯得零亂。
韓綺梅從辦公室回到宿舍,桌上的檯燈燈座壓著一張紙,田君未的筆跡:
對《海燕》的幾點想法:
一、對作者的介紹不宜過長,重點是課文;
二、為了讓學生把握《海燕》的感情基調,作者寫作此文的背景要適當提示;
三、“《海燕》一經發表,便在俄國大地上產生巨大反響,它被革命者用膠印和手抄等方式廣為傳播,一時間成為最受歡迎,最富有宣傳性和號召力的詩傳單。”這一句介紹應在學生已瞭解課文的主旨後再適時點明,這一句說得太早,學生不可能有“巨大反響”的共鳴。
四、《海燕》在當時的俄國,是“鼓舞人民革命的號角”。上課應持學者的頭腦,演員的心態和行動,講海燕,你差不多就是海燕,你要用激情感染學生!你就是革命者!
五、多餘的話:祝你成功!
韓綺梅把這張紙看了又看,撥出一口氣,如釋重負。
緣分曲折轉彎,何苦自我作踐,把一段沒來由的感情糾結到錐心刺骨。各有各的路向了,隨他去吧。就是他把結婚照貼到了天上,也只有抬頭觀望的份了。
韓綺梅站在宿舍後門往田君未那邊張望,那裡闃無一人。她回到前面,田君未的聲音從教學樓那邊滔滔而來:
還有一個個正方的形狀,美麗的單字,每個字的構成,都是一首詩;每個字的沿革,都是一部歷史。飆是三條狗的風:在秋天草枯的曠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中疾的獵犬風一般快地馳過,嗅著受傷之獸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順了方向追去,聽到枯草颯索地響,有如秋風捲過去一般……
初一的課本里沒這篇課文,在講什麼呢?韓綺梅被他高揚的聲音吸引。這聲音不是拖沓的聖賢佈道,也沒有因為識力不夠成熟帶來的遲鈍或急躁,這聲音是華美舒徐的,它浸洇在語言的情境,將聲音與文字合二為一。
君未在教學上應是個獨樹一幟的人。
突然,田君未的聲音消失。傳來激烈的吵聲。
韓綺梅趕過去,田君未上課的班級門口圍了五、六個教師,田君未在講臺前,李申正怒髮衝冠,馮天琦正拉著李申正往外拖。
李申正手指田君未,你這樣子,就得離開課堂!
田君未理直氣壯,我是這個班的語文教師,這堂課是我的課,除了學生,沒有誰有權力把我趕出課堂!
被推著往外走的李申正扭過頭去訓斥田君未,瞧你上的什麼課?開學到現在沒講一個生字,沒完整地講過一篇課文,你做什麼教師?你這個班級的語文成績怎麼辦?家長交了錢是讓孩子來學習的,不是來看小說讀閒書的,你這樣子對誰負責了?”
田君未看著無辜受驚嚇的學生,朗聲道,我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也對我自己負責!
李申正大叫,放你的狗屁!你這樣子還能對學生負責?
馮天琦打圓場,有話好好講,有話好好講。
黃拔群在外面大喊,你們兩個還要不要臉?一個是校長,一個堂堂的科班畢業生,吵來吵去成麼子體統?
劉日華擠進教室,從地上拾起一本破損的書,放講臺上,對田君未輕言細語,小田老師,你這樣做肯定是有你的想法,李校長請你到校長室去談,你就去嗎,平心靜氣的談問題,總比這樣吵來吵去的好吧?都是讀書人,在學生面前眼紅脖子粗的,多不好。
田君未拿起那本書,把封面摸了又摸。書很新,有齊整的線條和直角,封面有鮮亮的蠟質,但現在橫遭暴行,連同封面被撕破數十頁,向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