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滅魏(第3/5 頁)
若是魏軍在前期就損失慘重,恐怕魏庸這個大將軍就坐不穩位置了。
沒有掌握實權的魏雍在大梁城中做內應,想要攻破大梁城最終還是得走上水淹的老路。
所以魏庸不出意外的敗在了王翦手中,但沒有一敗塗地,主力精華猶存,讓魏國上下能夠看到一絲反敗為勝的希望。
六國多多少少都有都城被圍的經驗,特別是趙國,經驗老豐富了。
只要都城沒有被破,那就有反敗為勝的希望。
每攻佔一城,秦軍都要分兵駐守,雖然秦軍不可能在攻擊魏國都城前佔據所有城池,但也能減緩不少壓力。
只要能擊敗秦國的圍城主力或者讓其在攻城戰中損失慘重,丟失的城池也還有收復的希望。
當然這樣的策略是消極了一些,但魏國也是沒有辦法,誰叫魏國境內沒有多少險要關口依仗呢?
尋常的城池可阻攔不了秦軍的腳步,非得要大城才行。
魏國上下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在魏國有數的大城和都城中瘋狂囤積糧草和各種生活物資。
抱著就算打不過,也要耗過的想法,耗到冬天,秦軍總不可能不撤軍吧?
在古代,攻城戰耗個兩三月,甚至半年都是尋常事。
六月初,魏軍節節敗退,西部土地大部分丟失,十八萬秦軍兵臨城下,將大梁城圍得水洩不通。
都城內的魏國百姓很慌,不過魏國君王,權貴們並不算慌,反正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雖然秦軍有魏庸這個超級內應,但想要憑此攻破城高池深,防備設施完備的大梁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魏軍中的內應也就是魏庸以及魏庸的鐵桿親信,大多數人還是忠於魏國的。
除非大梁城全面淪陷,否則抵抗在所難免。
要知道就算是水淹大梁城,大梁城內也堅持了三個月……
直到大梁城全面坍塌,幾十萬秦軍化作洪流攻進城,本就低落計程車氣才再也不可挽回。
沒有持續三個月的泡在水中,魏軍計程車氣可不容易崩潰。
平常時候魏庸只能在調兵遣將的方面配合王翦,王賁。
開啟某處城門這種方式只有一次機會,大梁城中魏王以及其他權貴的眼線眾多。
若是秦軍沒有成功進城,魏庸肯定是完蛋了。
互相試探的攻城戰打響,有了魏庸提供的詳細城防資料,調兵遣將的方略,秦軍的損失並不大。
秦軍並沒有著急發動總攻,耐心的消耗著魏軍計程車氣,使其慢慢放鬆警惕。
自家都城被圍,不管再怎麼準備充分,終究還是傷士氣的事情。
在秦軍發動總攻前夕,成蟜乘坐著機關獸朱雀來到了大梁城外的秦軍大營。
成蟜的到來嚇了王翦,王賁父子一跳,還以為成蟜是來摘桃子的。
好在成蟜並不是來摘桃子的,而是來監督軍紀的,成蟜擔憂破城之後秦軍亂來。
大梁城是當今世界五大雄城之一,地處中原,論繁華程度比起咸陽還要強一些。
花花世界迷人眼啊,紅了眼就控制不住了,而且當今世界將領的尿性對於破城之後的放縱通常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軍中的監察官員,墨家弟子可約束不了桀驁不馴的諸將,還得成蟜親自來坐鎮警示,才能讓諸將聽到心裡去。
不是來摘桃子的就好,王翦和王賁全力配合成蟜對於軍紀的重視。
當然成蟜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白,耽誤了軍中士卒將領們的發財機會,就要有所補償。
否則容易引起全體將士的不滿,這顯然不是什麼好事,搞不好戰力受損。
成蟜宣佈破城後賞格全部翻一倍,並且會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