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這顯示,專家們根據天文考古資料所鑑定的帝華納科建城日期‐‐洪積世末期‐‐極可能是正確的;這一來,正統歷史學界的看法‐‐帝華納科古城只有1500年歷史‐‐就得面對更嚴苛的挑戰,因為當時的工匠顯然是根據實物雕刻太陽門上的劍齒獸圖表。值得一提的是,雕刻在太陽門橫飾帶上的劍齒獸頭像不下四十六之多。這個醜怪動物的影象,並不僅僅出現在太陽門;相反,在帝華納科古城出土的陶器碎片上隨處可見它的身影。更值得注意的是,有好幾件雕刻品以完整的、立體的方式呈現這種古代生物的雄姿。此外,在帝華納科發現的古生物圖形還包括一種已經滅絕的、在晝間活動的四足獸(shilidoteriu),以及一種學名為&ot;後弓獸&ot;(acrauche nia)、體型略大於現今的馬匹、足部有明顯三趾的古代哺乳動物16。
這些影象顯示,帝華納科古城有資格被稱為一本記錄古代珍禽異獸的圖畫書;這些動物雖然已經絕種,就像傳說中的巨鳥度度(do do)那樣,卻永遠保藏在石頭藝術中。
然而,帝華納科雕刻家的創作有一天卻驟然中止;此後,這座城堡就沉陷入茫茫黑暗中。這個悲慘的日子也記錄在石頭上‐‐人類的曠世藝術傑作&ot;太陽門&ot;,畢竟沒有全部完成。門楣橫飾帶上未完成的影象顯示,有一天災禍突然降臨,迫使&ot;正在為作品做最後潤飾&ot;的雕刻家,&ot;匆匆拋下鑿子,逃之夭夭&ot;,正如波士南斯基教授所說的17。
第12章 維拉科查人的末日
在本書第10章我們提到,帝華納科城當初原本是建立在的的喀喀湖畔的港市,那時,湖面比現在寬廣得多,湖水也比今天深100多英尺。目前仍殘留的龐大港口設施、碼頭和堤防(甚至被棄置在舊湖岸線下的大批石材),現在都證明,帝華納科城當初確實是一個港口。事實上,根據波士南斯基教授大膽的估計,早在公元前15000年時,帝華納科城就已經是一個繁忙的港口,而依照他的推測,卡拉薩薩雅廣場就是在那時興建的。往後的5000年間,這個港口持續繁榮興盛;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中,它的位置一直是在的的喀喀湖畔,並沒什麼改變1。
在這個時期中,帝華納科的主要港口設施坐落在卡拉薩薩雅廣場西南邊數百公尺,一個現在名為&ot;普瑪彭古&ot;(pua punku,意為&ot;普瑪門&ot;)的地方。波士南斯基教授在這裡挖掘出兩座人工疏浚的船塢,中間是&ot;一座真實的、龐大的碼頭……可供數百艘船舶同時裝卸貨物&ot;2。
建造這座碼頭時使用的石材,其中一塊至今還遺留在附近,據估計它的重量達440噸。
其他石塊的重量則在100噸到150噸之間。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巨石是用1形金屬栓串連在一起。據我所知,在整個南美洲,只有帝華納科的建築物使用這種砌建技術。上回我探訪上埃及尼羅河象島(elephante)廢墟時,也看見這種金屬檢所造成的1形凹痕。
同樣耐人尋味的是,十字架符號出現在帝華納科古代港口的許多石板上。這個圖徽一再出現,尤其是在通往普瑪門北邊的路上,圖形完全相同:線條簡潔、構圖勻稱的雙重十字架,深深鐫刻在堅硬的灰石上。即使根據正統歷史學界的推算,這些十字架的歷史也絕對不會少於1500年。換句話說,在第一批西班牙傳教上抵達南美洲高原之前整整1000年,印第安人就已經將十字架鐫刻在石頭上,而那個時候,他們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ot;基督教&ot;這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