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第1/2 頁)
事實很明顯,如果原子衰變了,毒氣瓶被打破,貓就會掛掉。如果原子沒有衰變,那麼貓就會好好活著。
該實驗的結果:當我們沒有觀察時,那隻貓是又死又活的。
如果把量子力學中這條&ldo;測不準原理&rdo;放大到宏觀世界,那麼不僅僅是貓,一切的一切,當我們不去觀察時,都是處在不確定的疊加狀態的。這是因為萬物皆由原子組成,原子服從不確定性原理,萬物亦無法逃脫此理。
你甚至可以極端地說:當我不觀察時,月亮是不存在的。
這是因為月亮也是由微觀粒子組成的,當你轉過頭去不看月亮,一大堆粒子就開始按照波函式彌散開去。於是,月亮的邊緣開始顯得模糊而不確定,它逐漸&ldo;融化&rdo;,變成機率波擴散到周圍的空間裡去。
一句話,當你不觀察月亮時,它就會從確定的狀態變成無數不確定的疊加。
137
知行合一沒商量
ok,回到最初,看這條對應關係。
心(良知)‐‐意‐‐物(事)。
對比心學和理學,心學的方向由心指向物,心馭萬物,自尊無畏,使人始終對外部世界保持濃厚的興趣和積極性;理學由物指向心,填鴨灌輸,使人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黑白不分,喪失對社會家庭乃至自身的責任感,膽小怕事碌碌無為。
心(良知)主宰&ldo;意&rdo;,透過意識活動作用於&ldo;物&rdo;(事)。
由此引出了知與行的關係。
知就是良知,行就是實踐。
王陽明說,良知有如下特點: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知是知非,戒慎恐懼,無間聖愚,古今相同。
於是劉瑾、焦芳、嚴嵩、魏忠賢等極品惡人開始抗議了:&ldo;既然良知渾然天成,你有我有大家有,我們一樣也有,憑什麼說我們是壞人,影響多不好!強烈要求修改《明史》。&rdo;
對此,我只想說,爾等是有良知,但爾等的良知已被私慾阻斷,知與行割裂為二,用王陽明的話說就是&ldo;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rdo;。
關於知與行的問題,朱熹也談過,朱熹認為知先行後,必先知道了方才能夠去行。
於是問題來了,朱熹認為獲取知的方法是格盡天下之物,這個難度有點大,人生苦短,恐怕有生之年我實現不了這個美好願望了,沒有知也就不用去行,就這麼將就著得過且過吧(終生不行,亦遂終生不知)。
而王陽明認為,良知人人都有,但分為兩種狀態:本然和明覺。
打個比方,你和一個朋友兩人的電腦裡都裝了同樣版本的卡巴斯基,但人家的卡巴斯基是新增了授權碼可以更新的,而你的呢,從來就沒被啟用過,根本無法更新。雖然都可以防毒,但效果大相逕庭。
你朋友的卡巴斯基就是明覺,你的就是本然,新增註冊碼的行為就是行。
知(本然狀態的良知)‐‐行(實際踐履)‐‐知(明覺狀態的良知)
138
唯有透過實踐,你才能夠對良知逐漸獲得認同感與親切感,並使之轉化為自覺的理性意識,從而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路歧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後知,豈有不待身親履歷而已知路歧之險夷者?)。
回憶一下小時候,父母帶你出去和親友聚會,席間總是有意無意,或明或暗地讓你去敬酒。起初,你不明白這是為什麼,但知道父母總不會害自己,便走個過場。慢慢你長大了,懵懂了,知道這是大人世界的遊戲規則。這種規則讓你覺得不舒服,卻說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