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謹的科學系統研究方法,第一次瞭解論文這種東西,第一次自主完成社會調查並從社會層面思考一個科學問題對社會的影響,並試圖尋找解決方法。這些小小的探究過程在今天看來也許很幼稚,當初為創意冥思苦想的煎熬,靈機一動的狂喜,那些三分鐘熱度,那些隨心所欲,那些執著,今天看來都是一個小孩子的一時興起,並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但是也許就是這些小小的過程,成功的也好,失敗的也好,對我造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我看萬物都始終睜大驚奇的雙眼,對萬事都抱有好奇的童心,同時逐漸養成清晰嚴謹的思維習慣和學會系統中有創新的探究方法。
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3)
我開始學習英語是小學四年級,與大多數同學比這是一個很晚的開始。但是我一開始就很重視語音,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會開啟音響播放學校的課文朗讀磁帶。父親的車裡也常備一盤英文名著朗讀磁帶,這樣每天早上的半個小時和在路上的時間都被充分利用了。我不一定在仔細地聽,但是日久天長,相同的內容每天重複,那些內容我漸漸就可以脫口而出,語音語調也十分標準。這時就再換一盤磁帶,這樣我沒有花費什麼時間和精力就解決了語音和背誦,甚至英文寫作的問題。因為當我背誦句子的時候,也就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一個地道的用法並可以靈活運用這個句型,甚至單詞也變得簡單許多,當我精確地知道它怎麼唸的時候,拼寫也就不是什麼困難事了,我只需照讀音自然拼出來,再多看幾遍就可以精準地記住拼寫。從小到大,課本的單詞表我從來沒有刻意背過。當然這種英語學習應試有餘,應用是遠遠不足的。學英語恰恰需要跳出應試的思維。一則笑話說道:一位在國內學英語特棒的高才生出國留學,某日駕車墜入懸崖身負重傷。警察趕到,衝著懸崖底下喊:“How are you?”英語高才生一聽太簡單了,立馬答:“Fine,thank you!And you?”於是警察就走了……所以,多看原版書、電影,用英文交流、實際應用英文才是正道。
改變自己和改變世界
自由的童年結束了,我懷著對未知的好奇和緊張升入初中。那時的我雖然有面對挑戰的勇氣和執著的信念,卻並沒有廣闊的視野和闖蕩的野心。我安於棲身一隅,與同學們一起重複日復一日的枯燥的學習生活,一起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那時,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我的價值觀很單一,就是做教育體制告訴我們的正確的事——學習、考大學、工作。畢竟,成績才是決定我的軌跡的指標。在這樣的體制下,我們被剝離開來,成長的過程並不十分重要,素質、能力的提高,人格的完善,思想的深邃都不那麼重要,甚至學習知識的過程也不那麼重要,重要的只是最後的那個數字。在這個過程中,成長的軌跡都變得模糊,只濃縮為幾個節點:中考、高考……於是,我埋下頭,開始學習。
“不能改變這個世界,就要改變你自己以適應這個世界。”家長、老師、社會如是說。於是,我一再改變自己。讀“閒書”的時間一減再減,看些作文選就可以了;既然升學是目的,參加競賽有可能加分,週末去上數學培訓班是必要的;鋼琴練習也停止了,因為時間有限,“情操”和“素養”可以以後再培養。我陷入了自己的世界——不,甚至都不是自己的,是周圍的人告訴我的,是社會告訴我的,是體制需要的。我感到我們不再是一個個完整的人,而是一個個數字,考得好的是分子,考不好的是分母,反正都是數字;也有點像在流水線上被加工出來的一個個成品,學一樣的東西,拼的只是誰更完美精確;更有點像木偶,那個強大的體制擺在面前,一條“陽關大道”被標記好,我們要做的只是往前走,被人領著,盲目地往前走,不必往兩邊看,不必關心其他。
然而,這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