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1/2 頁)
長安-東宮-顯德殿
同中書門下三品左庶子-張大安、同中書門下三品右庶子-李義琰、中書侍郎-郭正一、給事中劉齊賢、太子洗馬劉納言五官侍坐在下,且皆面色鐵青。
前方奏報,三月初二,阿史那骨咄祿圍單于都護府,殺司馬張行師。三月初二,阿史那骨咄又攻蔚州,殺刺史李思儉。
同樣還是三月初二,阿史那骨咄兵鋒直指豐州,豐州都督崔智辯率兵擊之,兵敗被俘,豐州陷落。
同一天,連失一都護府二州,霍王的本章早就提過了,可都以為杞人憂天。再讓勝州都督王立本、夏州都督李崇義率兵分道救之,還有用嗎?
救不了啦,裴炎等又在朝議提出廢豐州,遷其百姓於靈、夏。這是幹什麼,難道祖宗打下的土地,就這麼拱手讓與他人,任由突厥人在北方做大?
咳咳,咳嗽了兩聲,陰著臉的李賢沉聲道:“誰能告訴孤,為什麼三月初二,處處有骨咄祿,他能分身嗎?”
拿起一本,扔給諸臣:“這是率部突圍的豐州司馬-唐休璟上的本章,你們看看吧!”
表曰:豐州阻河為固,居賊衝要,......,土宜耕牧。隋季喪亂,遷百姓於寧、慶二州,致胡虜深侵,以靈、夏為邊境。貞觀之末,募人實之,西北始安。
今廢之則河濱之地復為賊有,靈、夏等州人不安業,非國家之利也!與霍王元軌之前上的本章,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小小的司馬,比宰相都有見識。依著孤看,有些尸位素餐,沒心沒肺的人,就該跟他對調一下。”
諸臣都知道,太子口中尸位素餐之人,說正是侍中-裴炎,這傢伙真乃巧言令色之輩,他那套黃老之術,一動不如一靜的歪理邪說,竟然真的得到了一些人支援,這其中竟然也包括薛元超。
薛元超,裴炎,高智周三相,是欽命輔佐他處理軍政事務的,他們二人反對,高智周抱病起不了榻,太子再有想法,也在他們的掣肘下無法施行。
是,大夥都明白,最大的爭議無非是帥位人選,若是從了他們的想法,不出十日大軍便可成行!
這次與三年前不同,彼時聖人依舊掌握絕對的權力,武后的支持者李義府、許敬宗等先後倒臺,武后的政敵及家屬拜相,王廢后的族兄王方翼也受到任用,武后對此皆無可奈何。
但如今聖人的身體每況愈下,年初議補三年前未成的封中嶽,也因龍體染恙擱置了,更沒精力操心管什麼朝廷傾軋了。
而這次的兵權變更關係著日後的權力交替,若是完全妥協了,那到時候便只能仰人鼻息。天后與東宮勢同水火,能有太子和他們的好果子就怪了。
更要命的是,自年初開始,太子的咳症日漸嚴重,喝了好多藥都沒調理好。朝中那些人便擔心太子會步其兄孝敬皇帝的後塵,所以都保持中立,不輕易表態。
見沒人表態,李義琰便開口道:“事態託至於此,無非是想讓殿下讓步嗎?依老夫看,朝爭有限,相忍為國吧!”
可他這話一出,郭正一立即表示反對,即便戰事糜爛,也不能在這種生死存亡之際退卻,否則無疑於飲鴆止渴,把脖子伸到別人的刀下。
“李相,你糊塗了嗎?你忘了殿下是如何如履薄冰的挺到現在的?”
“在兵權這個問題,臣以為寸土不讓,大不了先守一守。”
郭正一的話,立刻引得張大安、王德真的支援,所謂攘外必先安內,解決了內部的問題,讓太子平穩坐上含元殿,才是保全東宮的上策。
哼,太子洗馬劉納言,卻冷臉懟了三位上官,邊境的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盼王軍如大旱之盼雲霓,三人起居八座,前撲後擁,卻不思拯民如水火,如何有顏面受百姓的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