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第1/2 頁)
厚的感情。伊斯娃出生在外蒙古一個小封建主的家庭,生後雖不富裕。但也不貧寒。
由於她天資聰明,被當地工會送到俄羅斯古讀書,希望將來能成人才。
喬巴山與伊斯娃在俄國念書時,就十分關心蒙古民族的命運,經常在一起討論
一些問題。也就在那時,他們接觸到了一些蘇維埃革命的思想,逐漸產生了共產主
義信仰。
十月革命以後,喬巴山和蘇黑巴託爾聯合組建人民革命黨,她也是積極支持者
之一。在恰克圖、伊爾庫茨克等城市流亡期間,她既是喬巴山的妻子,同時又是喬
巴山的秘書。直到革命一步一步地發展,伊斯娃都毫無保留地幫助和照顧喬巴山,
尤其是蘇黑巴託爾死後,喬巴山的工作更加繁重,伊斯娃也同時背負起了更加重要
的擔子。
現在,蒙古人民政府成立不到三年,就出現了沙其喇嘛的陰謀反叛,鮑陀的陰
謀反叛以及蘇黑巴託爾的暴死,此時,喬巴山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勢,真有點拿不準
主意了。喬巴山又想到彭楚克:&ldo;這位出身貧苦的革命幹將思想怎麼會和鮑陀一樣,
這是很危險的,這會把蒙古引回到帝國主義的懷抱,讓蒙古再次受帝國主義的壓迫,
這不行。我們只能和蘇俄建立很好的關係,絕不能和那些軍閥和資本家的政權勾結。&rdo;
接著又陷入了沉思。
伊斯姓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她只能透過話語言安慰丈夫,給丈夫以新的勇氣
和力量。
經過一番認真的思考,喬巴山終於下了最後的決心。他對身邊的伊斯娃和其他
工作人員大聲地說道:&ldo;不能再猶豫了,革命是殘酷的,但革命是推動動歷史前流
的動力,我們今天的革命,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幸福。為了這個目標,我們殺一批人,
剝奪一批人的財產和特權是應該的!所以,革命不能手軟,手軟就不要革命。蘇俄
是我們革命的航標燈,一切向蘇俄看齊,是的,要向蘇維埃俄國看齊,同蘇俄兄弟
一道,反對中、日、美、英、法等帝國主義國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算是一個真
正的革命者,一個真正的蒙古人民的兒子。&rdo;
說到這兒,喬巴山又捧起了1921年在恰克圖召開人民黨第一次大會時的綱領,
其中主要的一條就是驅逐外國侵略者,反對國內封建壓迫,建立人民政權的自由國
家。他好象找到了歸宿一樣,坦然地笑了。
就在這次全體會議之後十天,蒙古&ldo;人民政府&rdo;於1924年6月13日公佈了會議的
決議,宣佈&ldo;蒙古為人民共和國,不設總統,共和國的最高權力屬於大呼拉爾。&rdo;
這也就是說,大呼拉爾成了蒙古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決策機構,而在大呼拉爾休會期
間,由人民政府行使其權力,人民政府則自始至終負責執行全國人民的一切決議。
第三節 兩虎相爭
1、一個會場,兩個派別
1924年8月4日,蒙古人民革命黨在庫倫召開了第三次代表大會,對蒙古人民在
新的歷史階段的奮鬥目標作了詳細的討論。在大會召開的第一天,會議的觀點就分
成了截然不同的兩源。
這次代表大會由人民政府副總理兼人民軍總司今丹尚主持。在大會的開幕式上,
丹尚很系統地闡述了自己的政治觀點:
&ldo;我們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