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第1/2 頁)
鮑陀對張作霖抱有很大的希望。他深知張作霖的脾氣,魯蠻而不乏愛國之心。
他恭敬地說:
&ldo;久仰將軍大名!實不相瞞,外蒙現今已淪為蘇俄的附庸,外蒙的王公貴戚,
喇嘛和百姓,都寄厚望於中華民國政府。懇請將軍速發義兵,驅逐俄國人、拯救蒙
古人民&rdo;。
&ldo;你們蒙古不是已經獨立丁嗎?中國政府豈能干涉他國內政?&rdo;張作霖語中帶
刺,幸災樂禍地看著鮑陀。
&ldo;將軍,中國有句話,叫作唇亡齒寒。俄國人的野心不小啊!&rdo;鮑陀這一招很
厲害,它觸動了張作霖的隱憂。張作霖懼怕蒙古獨立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害怕蘇俄
軍隊駐爵在外蒙地區,會對東北形成合圍之勢,威脅他的統治。
張作霖用手慢慢捻著嘴角的兩撇鬍子,沉默不語。
鮑陀趁機說:&ldo;將軍,中國政府並沒有承認外蒙獨立呀!出兵外蒙,是理所當
然的事。&rdo;
張作霖眉頭一跳,湊近鮑陀說:&ldo;只要蒙古王公貴戚不再鬧獨立,出兵外蒙只
是早晚的問題。&rdo;
鮑陀的瀋陽之行,是出於萬般無奈的選擇,請張作霖出兵外蒙,亦不過是一時
的權宜之計。只要蘇俄軍隊撤離蒙古,可以再和中國談判。
然而、張作霖只給了鮑陀一個含含糊糊的答覆。他怕出兵外蒙會和俄國人發生
武裝衝突,弄不好會引火燒身的。
鮑陀回到庫倫後,並沒有悲規失望,他繼續以自己的思想說服碰到的每一個蒙
古人,力圖去影響他們,轉變他們的看法,使他們站到自己一邊。同時,鮑陀暗中
繼續和張作霖來往。
4、悲慘的結局
天有不測風雲。鮑陀的行動早為蘇黑巴託爾和喬巴山所不容,他們在平定一次
由封建主和喇嘛發起的騷動時,以同黨的藉口逮捕了鮑陀。同時被逮捕的還有人民
政府的兩位要員:沙克杖爾札布(前司法部長)、達賴喇嘛(前內政部長)。
蘇、喬二人最後以勾結中國軍閥張作霖,妄圖推翻人民政府的罪名殺害了鮑陀。
至今,對鮑陀這個人物仍然褒貶不一。貶低他的人,把他說成是蒙古人民的敵
人;褒揚他的人,則把他說成是蒙古最傑出的領袖人物。但是無論怎樣講,都抹殺
不了一個事實,即鮑陀的思想、及其政治主張,對蒙古民族脫離矇昧無知的中世紀,
對蒙古民族走向現代化,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第十節 外蒙克格勃‐‐內防處的設立
自從蘇黑巴託爾喬巴山領異的蒙古人民黨和軍隊在蘇軍協助下解放庫倫以後,
便在外蒙古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由於蘇黑巴託爾和喬巴山脫離了蒙古的實際情
況,強行對蒙古進行蘇維埃式的社會改造,因而使得相對平靜的社會各階層掀起了
軒然大波。一些喪失了權力、牧場的蒙古貴族紛紛起來反對,持有改良思想的人也
譴責人民政府激進的政策。
作為蒙古封建主的總代表,博克多格根雖然大汗的地位得到保持,表面也表示
擁護人民政府,但內心深處卻始終敵視蘇黑巴託爾領導的蒙古人民黨。早在蒙古人
民軍進入庫倫以前,博克多格根就曾以蒙古&ldo;最高聖僧&rdo;的名義向蒙古全境內發布
文告
&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