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朗。白晝一片蔚藍,夜裡星光閃爍,在陽光充沛、視線清楚的日子裡,翰海溫順至
極,平等至極,偶而能觸動人的感覺,使人擺脫那種死寂的,只有海市蜃樓‐‐瀚
海之夢,在沙漠和遼闊的平原上,眼前驟然湧現湖泊、河流、沙野、綠地,層次分
明,近在咫尺,歷歷如畫,恍若仙境。探險家們稱瀚海之行為&ldo;夢之旅&rdo;,這大概
是一種祝願,也是一種推崇,不管怎樣,能親眼看到海市蜃樓,可算是達到旅行的
最高地界,才可以說不虛此行。
蒙古多河湖,有高原母親河之稱的色楞格河氣度雍容,河寬流樸,水質清澈,
流域長達千里。沿途,到處綠草暢茂,野花爛漫,鋪地如畫,牧草和田禾一色、畜
群與犁鋤齊馳。克魯倫河、鄂嫩河、翁金河……,群星拱月,小心翼翼地保衛著、
服侍著母親河。河水,應該說地天造化的乳汁,哺育著萬世臣民,支撐著這裡的文
明,難怪遊牧人世代依戀!
&ldo;陂陀摺疊路迴環,到處鹽場死水灣&rdo;。這是元朝人邱處機對高原的記述。
&ldo;死水灣&rdo;是由內流河水在一些窪地瀦集而成的湖泊。高原平湖,水泊連天,自然
為靜寂、變幻的高原增色不少。湖水或鹹或淡,或溫。鹹湖中水不用煎熬,不必風
吹日曬,可以隨便取用;淡湖多魚,潮漲時魚出水無數,足以養活人家;溫泉經常
是在千山回合處,形成雲蒸氣吐的氣象。
……
蒙古高原的奇異難以描摹。
她絕不是古人眼中的&ldo;山無綠兮水無情,風既毒兮沙亦腥&rdo;,或者&ldo;雲沙映茫
天光閉,河色陰沉海色凝。&rdo;
但是,她也並不優越:地處內陸,沒有出海口;酷寒、大旱、使馬背上的人終
年艱辛。的確,蒙古高原先天不足。神奇的她,似乎是神話中身有殘疾的佳麗,她
那美麗中總有幾分哀怨,幾分淒楚。一方水土一方人。
正是這樣的高原,養育出了有鐵一般性格,不怕苦,不辭貧,不避風寒,不羞
簡陋,縱橫馳騁的馬背上的民族。這個民族的獨特風采是高原賜予的。
文明,起源於馬背,又從馬背開始延伸。
歷史,始於遊牧,更從遊牧開始嬗變。
於是,在宏闊的歷史畫卷中留下了許多痕跡,是塗鴉,是妙手丹青。自然,那
入畫的不僅有氈鞋、駿馬、蒙古包、更有那凝聚著千年文明的蒙古魂,查甘沙拉
(白月),那達慕:
日日的日子來到了
在院子裡鋪上自檀
我向明朗的天空鞠躬
我向美麗的
羊任、杜力木敘述
自己秘密的思想
……
這是蒙古民謠描述的查甘沙拉(白月)‐‐新年節。按月曆算,它是第一個春
季月份的第一天。在這一天,人們穿著盛裝,讚頌蔚蘭的天、親愛的富有的養育者
‐‐土地,和即將到來的春天、燦爛的陽光、崇高而忠貞的山峰。
&ldo;那達慕&rdo;,意為遊戲、娛樂。古時,每一家族的親屬,為了分配牧場,檢查
自己的力量,每年夏季都要舉行和平的競技活動,透過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