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第1/3 頁)
於是劉詢先生下令調查,凡有關人員,包括淳于衍女士在內,統統逮捕,投入監獄,當然沒有一個人承認謀殺。訊息傳到霍顯女士耳朵,她開始發慌,萬一淳于衍女士和盤托出她的主使人,那可真是滅門的大禍。而事到如此,殺人滅口已來不及,即令來得及,反而更啟人疑竇,可能把亂子鬧的更大,就更遮蓋不住矣。走投無路之餘,她只好把全盤內幕,告訴霍光先生。霍光先生立刻汗流浹背,質問她為啥不先跟他商量。霍顯女士一枝梨花春帶雨,泣曰:&ldo;生米已煮成熟飯,懊悔又有啥用。你大權在握,只有趕快想辦法挽救危局,第一件事就是馬上釋放淳于衍。她如果被囚的太久,認為我們不照顧她,抱著同歸於盡的決心,我們霍家就完啦。&rdo;
霍光先生即令再正直無私,也別無他途。假如他自己主動的揭發這場罪行,他的妻子就要首先被處決,而且,恐怕僅死一個妻子還不夠,他的政敵正多,再加上許平君女士的家屬,他沒有把握自己不被牽連在內。他的政敵只要一口咬定他也知情,那就無論如何都分辨不清矣。於是,他晉見劉詢先生,一臉正經兼一臉老實,誠惶誠恐陳詞曰:
&ldo;皇后駕崩,普天之下,同放悲聲。有人造謠說她是被毒死的,顯然別有居心。蓋許平君女士賢德淑慧,誰個不知,怎會有仇家結怨?一定要說她中毒而死,那就等於證實皇后不仁不義,招致橫禍。陛下呀陛下,這豈不是傷害了皇后乎哉。而且那些御醫,又有啥膽量,敢暗下毒手?如今把他們硬生生定罪,也絕非你的忠厚本心。&rdo;
劉詢先生問他的意見,霍光先生乘勢建議曰:&ldo;事情既沒有明確的證據,先鬧的天下皆知,不是上策。不如把他們一律釋放,顯示皇恩浩蕩。&rdo;
震於霍光先生的權勢,和一時也找不到跡象‐‐中央政府的官員,還沒有一個人敢同霍光先生作對。而且,劉詢先生到底年輕,他才二十一歲,剛從卑微的地位爬上高座,不敢十分堅持。所以,只好答應。唯一的行動是,在許平君女士的頭銜上,尊稱為&ldo;恭哀皇后&rdo;,哀,哀她年輕夭折也。
‐‐許平君女士雖貴為皇后,也有冤難伸。這要等到霍氏全族被殺的時候,才附帶著使兇手伏法。
霍成君
時代:紀元前一世紀三十至四十年代
其夫:西漢王朝第十任皇帝劉詢
遭遇:被逼自殺
妻屍未寒
許平君女士既死,霍顯女士的阻礙終於消除,她的下一步就是把女兒霍成君小姐送入皇宮,繼任皇后。這件事由霍光先生親自出馬,自然水到渠成。站在皇帝的地位,娶誰就是誰的榮耀,可是站在三年前尚是一個落魄小民的地位,能夠得到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大將軍)的女兒,簡直癩蛤蟆吃到了天鵝肉,所以劉詢先生立刻同意。
許平君女士是紀元前七一年逝世的,就在當年,霍光先生把女兒送進皇宮。請讀者老爺注意,並不是皇帝娶皇后,而是皇帝納小老婆。等到第二年(前七十‐‐紀元前一世紀三十年代第一年),才正式封為皇后。劉詢先生二十二歲,霍成君女士十七歲,如果不是介入一場血淋淋的謀殺,倒也是一對佳偶。
‐‐在以男人為中心的時代,當一個臭男人,真是一種神仙享受。妻子剛被毒死,屍骨未寒,丈夫就又娶了美貌嬌娘。如果調換調換,丈夫剛被毒死,妻子追不及待的投到另一位年輕小子懷抱,既喊打令,又喊杭泥,恐怕大怒之聲,把她的耳朵都能震聾。
福禍相倚
霍成君女士既當了皇后,老孃霍顯女士以丈母孃之尊,在政府中的權威,如虎添翼。而且更增加她的自信,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