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1/2 頁)
‐‐柏楊先生所說的&ldo;外在美&rdo;可不是專指狹義的面如桃花,而是包括身裁、衣著,尤其是由高貴氣質所發展出來的高貴風度。沒事時或有事時,都請細細品味李女士的金言。
李女士不久就香銷玉殞.劉徹先生跺腳之怒,早已忘光,大慟特慟,把她安葬在長安近郊,墳墓成三角形,高七公尺,周圍六十步,民間稱之為&ldo;習仙台&rdo;,也稱之為&ldo;英陵&rdo;。
果如李女士所料,劉沏先生腦筋裡仍是她健康時如花似玉的印象,眷戀思念,不能自己。於是擢升她的大哥李廣利先生擔任陸軍元帥(弍師將軍),她的二哥李延年先生擔任音樂部部長(協律都尉)。這時有一位職業靈媒專家,看見劉徹先生失魂落魄,茶不思飯不想的模樣,向劉徹先生聲稱,他能召請李女士的亡魂跟他相見,劉徹先生興奮異常。
‐‐這位職業靈媒專家,姓名不傳。&ldo;漢書&rdo;說是少翁先生,&ldo;史記&rdo;說召的不是李女士的魂,而是劉徹先生另一位小老婆王女士的魂,&ldo;西漢紀年&rdo;則只籠統的說某先生某女士。我們對此不作考據,蓋考據也無從下手。只能依常情推測,劉徹先生請靈媒專家召魂,當然有可能性,既召王女士之魂,也可能召李女士之魂,和其他任何一位紅顏薄命之魂。不可能只召一次,就洗手不幹。所以召李女士之魂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不是少翁先生主持,當另有歸國學人或青年才俊主持也。
召魂的那天晚上,靈媒專家大忙特忙,把李女士生前睡的紗帳放下,燈火齊明,香菸繚繞,佈置下一個&ldo;萬徑人蹤滅&rdo;的神秘氣氛。然後請劉徹先生坐在另外一座紗帳裡,遙遙觀望。靈媒專家裝腔作勢,口中念念有詞之後,劉徹先生隱隱約約的看見李女士,在紗帳裡出現,然後下床,輕移蓮步。他閣下砰然心動,正想上去擁抱時,那美麗的幽靈卻冉冉消失。
劉徹先生的傷感是可想而知的,為了紀念這場相會,他作詩曰:
是耶
非耶
立而望之
偏何姍姍其來遲
&ldo;姍姍來遲&rdo;從此成為中國的成語,但兩千年引用下來,變成了老奶們赴約時超過約會時間的形容詞。劉徹先生對李女士大概是深情的,那時,為了遠徵南粵王國(現在廣東、廣西兩省,和越南共和國的北部),在長安城南開鑿了一個巨湖‐‐昆明池,訓練海軍。他閣下時時泛舟湖上,自作悼歌,教宮女們歌唱。他的另一首悼亡歌曰:
衣襟啊,悄悄無聲
玉階啊,靜靜塵生
空房寂寞,是多麼寒冷
一片一片落葉,堆積在門前數層
情人啊
可知道我的心神不寧
‐‐原文:羅袂兮無聲,重墀兮塵生,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於寧局,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餘心之未寧。
兩首悼歌都充滿了感情,由宮女們分別歌唱,淒婉惆悵,更增加劉徹先生的傷懷。有一天,他閣下在一座名為&ldo;延涼室&rdo;裡休息午睡,夢見李女士躺在身畔,送給他一種&ldo;蘅蕪香&rdo;,劉徹先生猛的驚醒,人雖已杳,但枕蓆上和衣服上,卻幽香撲鼻,好幾個月不散。為了紀念這場春夢,乃改&ldo;延涼室&rdo;為&ldo;遺芳夢室&rdo;。
‐‐蘅蕪香,也名杜蘭香,也名木蘭香。因現代的巴黎香水一樣,在紀元前一世紀時,固是貴重的香料也。
悼亡賦
劉徹先生除了為李女士做了一首悼亡歌,還為李女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