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1/2 頁)
由於英美法不肯出兵干涉,蔣介石開始考慮請求蘇聯干涉,不過蔣介石在是否應該動用蘇
聯這張牌時也非常猶豫不決:蘇聯曾經是侵佔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曾經在1904年和
日本為了爭奪在中國的霸權而大打出手,因此與日本成為死敵。中國請蘇聯出兵,即使趕
走了日本人,進入中國的蘇軍會輕易撤出嗎?請神容易送神難。更為嚴重的是,蘇軍一旦
進入中國,中國共產黨豈不要在中國做大,國民黨還能掌握政權嗎?當時以汪精衛為首的
一批人非常反對請蘇聯干涉中日戰爭。後來蘇軍進入東北後,把東北交給了中共,成為中
共打敗國民黨的基地,這些都驗證了汪精衛等人的擔心。
但戰場上中國軍隊的被動局面,使蔣介石不得不鋌而走險,請求蘇聯的出兵援助。193
7年8月2日蔣介石召見蘇聯大師鮑格莫洛夫,請求蘇聯給與全面的軍事援助,蘇聯方面
答應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但要求首先在兩國之間簽訂&ldo;互不侵犯條約&rdo;。&ldo;互不侵犯條
約&rdo;的主要目的是使中國承認以前被沙皇俄國侵佔的領土,不再向蘇聯提起領土要求。8
月21日,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在南京簽字。
儘管蔣介石和中共都強烈要求蘇聯直接出兵,但史達林卻對出兵一事含糊其詞。11月1
1日,史達林在召見中國特使楊傑時說:&ldo;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同情中國的抗戰,如
果蘇聯出兵,中國就會在世界上失去道義的支援。現在中國在軍事上還有很大餘地,萬一
中國軍隊實在堅持不住時,蘇聯再出兵也不遲&rdo;。不過史達林答應向中國派遣志願軍和緊
急提供武器,蘇聯的第一批志願軍飛行隊40餘架飛機進入中國,於11月21日在南京
附近首次和日軍交戰。
1937年11月30日,蔣介石親自向史達林發電報,要求蘇聯表態是否同意出兵,斯
大林最後說:&ldo;如果簽署九國條約的國家共同出兵制裁日本的話,蘇聯就出兵。如果蘇聯
單獨出兵的話,世界輿論就會把蘇聯看成是趁火打劫的侵略者&rdo;,拒絕了蔣介石直接出兵
的要求。但蘇聯加大了對中國援助的力度,1937年底立法院長孫科訪問蘇聯,蘇聯答
應向中國提供20個師的裝備,1938年3月,蘇聯正式簽署向中國提供3000萬美
元的第一批軍事借款。但後來歐洲戰線吃緊,蘇聯以增強本國軍事力量為重,放慢了對中
國的軍事援助。不過在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以前,蘇聯共向中國提供飛機900餘架
,軍用車輛2000餘輛,大炮1000餘門,彈藥1億8000萬發。3000多名蘇
聯志願軍在中國直接參戰,不少人長眠於在中國的土地上。
英美法隔岸觀火,蘇聯也不肯出兵,中國的抗戰只剩下&ldo;焦土戰&rdo;這條嚴酷的道路。由於
日本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島國,非常不利於打持久戰,所以蔣介石就把希望寄託於用持久戰
來拖垮日軍。當然日本也明白本國資源有限的弱點,提出了&ldo;以戰養戰&rdo;,用中國的資源
打中國人的設想。蔣介石為了不讓敵人利用中國的資源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在中國各戰
場大搞燒光毀光的焦土戰術。但焦土戰的最大受害者並不是日軍,而是中國的平民百姓,
國民黨內部對這種殘酷的焦土戰術也有不少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