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第1/2 頁)
趙眘苦笑了一聲,道:「這是朕沒說清楚。是月如不願嫁給虞公亮,楊炎不願娶倩如。」
夏皇后聽罷,也笑了一笑,略一思索道:「月如這孩子一向眼高於天,加上聰慧過人,自然心高氣傲,不願所嫁非人,也裡常理。」
趙眘搖了搖頭道:「皇后,朕何償又不知道呢。月如天資聰穎,文武雙全,可惜是個女子啊!如果她是男子,朕早就立她為太子了。可即是女子總有一天是要嫁人的,何況她也到了出嫁的年紀了。她是朕的親生女兒,她的駙馬朕又怎會胡亂挑選,那虞公亮也不是碌碌之輩,朕看他雖然年輕。但在青年的一代之中幾乎無人能比。招他為月如駙馬,怎麼是所嫁非人呢?如果連虞公亮都配不上月如,哪我大宋還有誰能配得上月如。」
夏皇后點點頭道:「官家說的很是,那麼楊炎不願娶倩如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提到楊炎,趙眘氣就不打一處來:「這楊炎更可氣,說什麼他己定婚,不願娶公主。」
夏皇后一怔,道:「他真的以經定了婚嗎?」
趙眘道:「他若是真的訂了婚也就罷了,朕雖是大宋天子,也不會逼他去做不義之事。剛才楊沂中進宮來將一切都告訴朕了,楊炎所謂訂婚其實是他一個貼身的侍女罷了。他現在雖不是大臣,卻也是王孫公子,卻要以一個侍女為妻,成何提統。」
夏皇后到有些不解,道:「為一個侍女?」
趙眘嘆了一口氣道:「居楊沂中所言,那個侍女本是孤兒,幼時買入楊家,一直看顧楊炎起居,兩人年齡相仿,又是一起長大,也箅是青梅竹馬。楊沂中本打箅給楊炎作妾也就滿可以了,那知……」
夏皇后點點頭道:「臣妾到是有些明白了,或許是楊炎怕娶了公主以後,公主會容不下那個侍女,也未知可否。」
趙眘怔了一怔,想了想道:「還是皇后想得細,現在想來,楊沂中在言語之中也曾暗示過朕,只是當時朕正在氣頭上,也沒注意。不過倩如一向為人和善,又大度可親,不是不容人的。」
夏皇后笑道:「官家說得不錯,可惜倩如為人如何,楊炎又怎麼知道。不過若真是如此,那楊炎肯為一個侍女如此著想,定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倩如真要是嫁給他,臣妾到也放心。不過這件事倩如的意思如何,她是願意還是不願意呢?」
趙眘道:「說來朕也奇怪,倩如到是十分願意,她居然跟朕說此生除了楊炎,絕不嫁其他人。也不知是看上楊炎那一點了,幸好是在皇宮裡,要是傳出去還不被人笑死啊。」
夏皇后笑道:「臣妾是看著倩如長大的,這孩子看來柔順,心裡卻剛得很,如果她認準的事只怕比月如還要固執。她既然這麼說了,若是真逼她再嫁他人,只怕很難啊。」
趙眘點頭道:「皇后說的是,那楊炎還在尚武院上學的時候,朕就注意到他了。不僅勇武過人,而目治軍有法,有名將之風。以後定能為我大宋驅金滅夏,開疆擴土。難得倩如又對他中意,如果真的怎成就他們兩人,也是一仵好事,可惜……」
夏皇后聽了,卻眼睛一亮,道:「楊炎也在尚武院上過學嗎?臣妾記得月如和倩如不是也在尚武院裡上過學嗎?」
趙眘道:「皇后這麼一說朕到是想起來了,說來楊炎和月如倩如還是同年,虞公亮可要早他們幾年。唉!朝中的老臣多以雕零,難得出了這樣兩個年輕有為,又是名臣之後,忠心可嘉的人。若是能招為駙馬,他們一定會盡心竭力,為大宋盡力。朕現在雖是壯年,但也以是年過四十的人了,百年之後,把他們留給太子,朕也無憂了。可惜呀……」
夏皇后沉思了一會兒,道:「論理臣妾是一介女流,也沒有高皇太后那般見識,不應干涉朝中大事,不過這招駙馬本是官家的家事,倩如只是官家的侄女,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