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第1/2 頁)
在使臣們看過大坂城的壯大之後,秀吉將用船把他們載到澱川之上。由於時值四處一片青綠的六、七月,因此他們可以在綠意盎然的宇治、澱川合流處上岸,在此眺望金碧輝煌的伏見城之天守閣。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驟而已,如果真要嚇破對方的膽,則至少需要四、五種步驟之後才能見效。
等這一行人登陸後,秀吉還可能帶他們到天正十四年所建的東山方廣寺之大佛殿去。
&ldo;像如此巨大的大佛,貴國能夠製造出來嗎?&rdo;
他會佯裝淡然地向對方介紹這尊高六丈三尺的大佛。
根據記載,這拿大佛比現存於奈良的大佛高出約三公尺。佛堂的正確高度為二十五間(四十六公尺)、屋樑長度四十五間、寬度為二十七間五尺,由於大佛是放在二重瓦屋頂的大堂宇內供人膜拜,因此其壯大宏偉可想而知。
這尊六丈三尺的盧遮那佛塗有漆膠的斑斕色彩,堂宇及大佛本身均為木造,故稱得上是世界第一的超級建築。秀吉深信在看過如此偉大的建築之後,一定可以嚇破明朝使節的膽子。
看完了這些宏偉、壯觀的建築物後,接著把使節請到皇居,如此必能使秀吉莊嚴的神態在其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且,秀吉深信明使必然會帶著明朝公主一起前來,準備獻給天子為妃。
或許因為心中有些想法,所以他即使躺在床上,也不時地想像自己:&rdo;已經痊癒了,已經痊癒了!&rdo;只可惜,秀吉的這個荒唐大夢,並沒有實現。
在壯麗的大坂城、大佛殿及在青葉的襯託下更顯得富麗堂皇的伏見木幡山之黃金城全部竣工之後,也許是由於過於奢華而招致天怒,總之伏見的天地開始動盪不安了……
這就是後人所謂的伏見大地震。
在這場前所未見的大地震裡,首先是天守閣因為抵不住黃金瓦的重量而倒塌……根據記錄,當時被壓死在城內的人數,光是女子就已超過四百。
除此之外,最令秀吉引以為傲的六丈三尺之盧遮那佛,也在一陣搖晃之後,身首異處了。
當然,遭到地震破壞的地方,並不只是伏見城而已,就連東寺的鐘樓、北野的經堂及壬生的地藏堂,也都是一片斷垣殘壁、滿目瘡夷。
除了首次的劇烈震動之外,又接連在閏七月十二日、十八日、二十三日及八月十日發生了幾次強烈的餘震,似乎整個天地都在不斷地搖晃。
當第一次地震於七月十二日的半夜發生時,加藤清正立即趕到秀吉的身邊,成為名副其實的&rdo;地震加藤&rdo;。由當時的情形看來,似乎連天地都在向秀吉挑戰,因而才製造了這場頗具諷刺意味的大天災。
京都、伏見的百姓們群聚在頭部掉落的大佛像前,覺得聊無生趣。
不久之後,秀吉策馬由伏見城來到大佛殿,疾言厲色地斥責頭部掉落的盧遮那佛……
&ldo;我之所以建造你,是為了保護百姓的安寧,詛料你竟忘了我的命令,而在這場小小的地震當中,任由身首分離,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難道你真的這麼膽小嗎?&rdo;
他坐在馬背不停地怒吼,並且發狂似地舉弓箭射向沒有了頭的大佛胸前。然後,他再度面對表情茫然的群眾們。
&ldo;這麼一來,大佛必定奮起的。但是,不論大佛如何,我畢竟還是活著的!現在我正活生生地站在這兒,因此大家也該拿出勇氣來才對!&rdo;
繼太閤之後,家康、利家、政宗、長政等人也陸續趕到。
&ldo;是的,畢竟太閤還活著…&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