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第1/2 頁)
在大雪紛飛之際,不但景物不易辨認,甚至連方向也無法加以區別。
當伊達勢無奈地退回小浜城時,正是援軍抵達二本松的重要時刻。
由於街道七家已經知道伊達政宗有意稱霸奧羽,因此幫助十二歲的田山國王丸報父仇之聯合戰線,便成為人人都不肯放棄的殲敵機會。
更重要的是,一旦二本松為伊達軍攻陷,則上述諸家都會直接受到影響。
&ldo;拯救國王丸!&rdo;
&ldo;不要攻打國王丸!&rdo;
由來自各地的反對聲浪看來,現在無疑是討伐被他們視為眼中釘的政宗之大好機會。
正如殉死的遠藤基信和片倉小十郎景綱所料,奧羽一帶很快地集結了七家的聯合軍。
來自蘆名義廣的邀請,使得佐竹義重率先出兵,按著巖城常隆、石川昭光、白川義親、相馬盛胤、二階堂輝行等人也陸續加入,因而救援軍的人數在瞬間增加了許多。到了十一月間,聯合軍的總數已達三萬餘騎。他們以破竹之勢席捲安積郡、降伏中村村,並且朝著小浜城直攻而來。聯合大軍的攻勢所向披靡。
此時,二本松計程車氣比義繼生前更加昂揚。在老臣新國彈正的擁戴下,年僅十二歲的國王丸身披鎧甲出現在城內各處。
&ldo;大家好好地守城,距離我們取下伊達小兒首級之日已經不遠了。&rdo;
為了鼓舞士氣,國王丸親自到各地慰問士兵,並且散佈即將打敗伊達勢的訊息。面對如此緊急的情況,即使是一向英勇過人的政宗,恐怕也無暇顧及冰雪消退的問題了。
不難想像此刻田山國王丸一定正幻想著要割下政宗的首級,然後一如父親所受的待遇一般,將政宗的首級掛在二本松城下梟首示眾。
&ldo;小兒?他竟敢稱我政宗為小兒?&rdo;
政宗率領八千士兵由小浜城進入巖角城,並在各地要塞配置軍力,是十一月十五日的事。在眾多的部將當中,政宗特令桑折宗長、富冢近江、伊東重信等三位大將帶領兩百挺火槍固守高倉城,而瀨上景康、中島宗休、浜田景隆及櫻田元親等四家老,則負責守護本宮。
此外,玉井城由白石宗實負責防守,而政宗本身則在高倉與本宮之間的觀音堂親自坐鎮指揮。至於被視為第一陣線的青田原,則由互理元宗、重宗父子、國分盛重、留守政景、片倉小十郎及原田宗時等人率領四千精銳在此守護。
這是一種如魚鱗般的防禦陣式。
當然,除了這些兵力佈署之外,還有一支剛強敏捷的遊擊隊。
不用說隊長當然是精悍無比的伊達藤五郎成實。成實率領一千精兵鎮守在觀音堂的西南方,經常派出斥候觀察荒井一帶的動靜,等待時機成熟。
在敵人這一方面,首先,聯合軍分為三隊,採取齊頭並進的策略。先是先頭部隊由前田澤抵達高倉城的西方,準備進攻政宗本陣;另一隊由荒井口出發來到人取橋,準備向成實挑戰。至於進兵中央的一隊,則臨機應變朝左右移動,採遊擊隊般的作戰策略。
時序進入十一月後,誰也無法預知白魔雪將軍何時會成為敵人或同志。因此,這場皚皚白雪都使雙方產生前所未有的壓迫感。
兩軍的戰火於十一月十七日首先在高倉城點燃。
來自前田澤的敵人,不斷地朝高倉城西方逼進。城將伊東肥前守重信不顧富冢近江宗綱的制止,出城討伐來襲的敵軍。
&ldo;如果任由敵軍繼續前進,那麼必將影響到大將的安危,所以我必須立刻制止他們。&rdo;
於是他率領有兩百名勇士的火槍隊及三十名騎兵,一齊沖向敵人的陣營當中。
由於當時的火槍無法連續發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