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第1/2 頁)
尋淮洲看到離自己隱蔽地點不到五百米的敵炮兵陣地,眼中不免閃現出激動的神情,因為他從敵人的炮火聲中,聽出了四門德制105毫米野炮的特有聲音。
因此,當敵人的炮兵一旦失去了其他兵種的側翼掩護後,尋淮洲立刻帶領第一小隊的特戰隊員飛速潛行到炮兵陣地邊上。
在他的嚴令下,隊員們沒有一個開槍,而是一個個地拿著軍刺匕首,衝進炮兵陣地中,非常有分寸地收割著非技術兵種敵人的性命。
直到敵炮兵營的官兵到最後全部崩潰了,哭喊著跪地投降,這場殺戮才停止了下來。
尋淮洲立刻安排第一小隊的人員控制了大量的炮兵俘虜,繳獲了四門105毫米野炮,八門75毫米山炮和大量的迫擊炮以及格式炮彈無數。
這也為十九師減少了不少的傷亡。
第四十二章 一路破敵忙八
更新時間2010-8-15 7:16:26 字數:3195
今日,神州齊悲,舉國同哀!讓我們一起深切哀悼舟曲泥石流災害遇難同胞!!!在偉大自然面前,我們當長生敬畏渺小之心,在自然災害面前,我們當永存悲憫慈愛情懷!!!
周剛山帶領的一個小隊也在經過一番周折,終於在戰鬥開始一個半小時後端掉了敵人的師指揮部,生擒了師長伍城仁。為戰鬥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基礎。
而洪天強和馬萬豪各自帶領的一個小隊,也是在經過一番周折後,分別幹掉了敵人的兩個旅部。
三團和補充第一團等分割部隊打得也非常勇猛頑強,正是因為他們的及時分割,才將敵人打得首尾不能相顧,而為戰役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到了戰鬥後期,粟裕將以新兵為主組成的補充第二團和以原國民黨投誠軍官為主組成的訓導營等預備隊也悉數投入了戰場,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戰鬥進行到傍晚五點多鐘,已經接近了尾聲。
十九師的戰士們開始追擊散兵遊勇,打掃戰場。
而這時,國民黨六架飛機才從雲層裡鑽出來,看到混亂的戰場和複雜的山地地形,在空中盤旋了幾圈,隨便找個幾個地方,丟了一些炸彈。
有兩架飛機還氣勢洶洶地撲到了我第一團陣地前,用機載機關槍瘋狂地向我軍掃射。
正好,尋淮洲來到一團陣地察看戰場。
看到敵人飛機地俯衝,尋淮洲卻是非常鎮定,敵人的機載機關炮沒能掃中尋淮洲,結果卻被尋淮洲逮到機會,用機槍點射,打中了其中一架飛機的油箱。
這架飛機在油箱被擊中後,在空中冒著一串黑煙一頭撞在了遠處的山崖上,炸得粉碎。
而其他幾架飛機趕緊灰溜溜地拉起機頭逃走了。
尋淮洲擊落敵機的舉動,讓正在打掃戰場的戰士們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晚上六點多鐘,這邊的戰鬥剛剛結束,尋淮洲就命令周剛山和洪天強率領特戰中隊,投入連夜奔襲旌德縣的行動中了。
旌德縣地處皖南山區,與著名旅遊聖地黃山一脈相連。旌德置縣於唐代寶應二年(公元763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縣名旌德,寄意章揚札德,教化縣民。
自古以來,旌德人民重教好文,人才輩出。南唐狀元舒雅是著名雨昆體詩人,曾奉詔參與十多部經典,集中國農事之大成。
清代商人譚子丈捐銀二萬兩在洋川創辦毓丈書院,興學育人。
旌德山川毓秀,自然人文景觀眾多。始建於北寧崇寧之年(公元1102年)的旌德文廟以及江村父子進士坊、溥公祠均為著名文物。
皖南第二大石橋旌德三溪樂成橋、喬亭文筆石峰、興隆表靈塔等把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旌德點綴得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