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1/2 頁)
30年後的一個秋天,她應邀去&ldo;世界學院&rdo;接受德國記者採訪,當問及她與瓦德西將軍的關係時,她只是含混地搪塞過去。而問她在八國聯軍進駐北京時做了哪些事情時,她舉的兩個例子也不太可信。她說有一次,聯軍把北京很多老百姓趕到一個大寺院裡,準備了許多磚頭瓦塊,叫老百姓用磚頭去打佛像。凡是打了的老百姓站在一邊,不肯打的站另一邊。她聽聞此事後,急忙趕到現場,經瞭解,原來聯軍想用這個辦法判斷誰是義和團成員。他們認為凡是不肯打佛像的都是義和團的人,準備一律處死。於是,她就給他們解釋,說這個廟是關帝廟,裡面供的是關老爺,不是佛像,關帝最講義氣,老百姓對他十分崇敬欽佩,怎能用磚頭去打呢?不打又怎能就是義和團呢?經過她的這番質問和解釋後,聯軍就把這一批老百姓放走了。靠她那&ldo;稀鬆得很&rdo;的德語,也不知是如何解釋的。
講的另一件事,是說聯軍與清廷&ldo;議和&rdo;時,長時間達不成協議,主要矛盾就是德國要求恢復和賠償克林德名譽,並且條件十分苛刻。後來是她出面與德方交涉,說服了克林德夫人。她的原話是這樣的:&ldo;&l;你們外國替一個為國犧牲的人作紀念都是造一石碑,或鑄一銅像;我們中國最光榮的辦法卻是樹立一個牌坊。您在中國許多年,沒有看見過那些為忠孝節義的人立牌坊嗎?那都能夠萬古流芳、千載不朽的!我們給貴國公使立一個更大的,把一生的事跡和這次遇難的情形,用皇上的名義全刻在上面,這就算是皇上給他賠了罪。&r;經我這樣七說八說,她才點頭答應了。這時我心裡歡喜極了,這也算我替國家辦了一件小事。聽說條約裡的頭一項就是這事哩!&rdo;不管如何,她懂得些外文,又曾是清朝的公使夫人,由她出面去勸說另一個公使夫人,也算合理。國難當頭之際,那些迂腐的權貴也需要這樣一個女人進行非正式的&ldo;外交斡旋&rdo;。依她的口述,她認識的清末當權人物很多,如載勛(莊王)、奕劻(慶王)、李鴻章、立山、蔭昌、孫家鼐等。&ldo;賽二爺&rdo;的稱呼,據說就是立山戲弄出來的。而那座克林德紀念碑就建在東單大街,第一次
世界大戰結束後被遷移到中山公園。據說在拆遷克林德牌坊的儀式上,辜鴻銘曾對賽金花說:&ldo;你做過一些義舉,於社會有功,上蒼總會有眼的。&rdo;
沒有可靠的史料佐證她的說法,歷史的真相依然離我們遙遠。不過,我們情願相信她曾有過類似的善舉。她也可能見過瓦德西,和德軍做過生意,勸過聯軍不要隨意殺戮,但絕沒有她後來描述的那麼傳奇和誇大。不過,許多文人倒是相信她曾起過莫大的作用。蘇曼殊《焚劍記》裡記述:&ldo;庚子之役,(賽金花)與聯軍元帥瓦德斯(西)辦外交,琉璃廠之國粹,賴以儲存。……能保護住這個文物地區,不使它遭受搗毀破壞,也應算她作了一樁好事。&rdo;林語堂的《京華煙雲》裡也有這樣的話語:&ldo;北京總算得救,免除了大規模的殺戮搶劫,秩序逐漸在恢復中,這都有賴於賽金花。&rdo;
倒是魯迅先生在《這也是生活》裡冷冷地說了一句:&ldo;義和團時代,和德國統帥睡了一段時間的賽金花,也早已被封為九天護國娘娘了。&rdo;這話給我們當頭棒喝的警醒。如此津津樂道於妓女捨身救國的故事,是不是說明我們這個民族男人的某種心理情結?
最後的魏趙靈飛
庚子年的風光之後,賽金花可謂是厄運連連。先是在辛丑年(1901年)因為毆殺一名妓女而被監禁,雖託人打通關節,終因人命關天,被遣送回原籍。回到家鄉的賽金花,還是扮演起鴇母的角色,繼續她的賣笑生涯。後來,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