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3 頁)
副駕的&ot;指點&ot;讓機長陸銘逵一頭霧水,他點點頭,示意吳子丹往外看。
此時,吳子丹的心都快蹦了出來,他慢慢把視線瞥向舷窗外:機艙外,金色的陽光照射到白雪皚皚的雪峰上,直刺人眼。視線所及範圍內,到處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哪裡有什麼&ot;53&ot;號的影子。
報務員也站了起來,三個人一同搜尋53號。
機艙內,無人說話,只有發動機的&ot;嗡嗡&ot;聲。
------------
&ot;駝峰&ot;魂-失事的c-53(3)
------------
&ot;被雪淹埋了…&ot;吳子丹輕輕說,不知是告訴自己的機長還是說給自己聽。一直站在身後的報務員把手搭在副駕肩上,輕輕說:&ot;咱們走吧…&ot;吳子丹沒有應聲,陸銘逵使勁咬著嘴唇。
不知是憤怒還是悲傷,機長陸銘逵在53號上空盤旋一週後,不顧滿載的飛機搖擺機翼會帶來難以想像的災難,他不僅搖擺機翼,還大幅度傾斜機身,向同伴、戰友告別。
白雪之下,掩蓋的是同伴的血肉之軀,註定要把靈魂留在這冰山雪峰之間的,是▲ 飛越駝峰後的c-47落地後衝出跑道。
前天還在一起說笑的同伴,連一句話都沒有留下,他們就這樣匆忙去了,而老天吝嗇得連一掬黃土都不曾帶給他們,就這樣,任憑狂風、驟雨,暴雪對他們肆意侵襲…趁著c-47機身傾斜之際,吳子丹解下白色飛行圍巾,拉開舷窗扔了出去。
湛藍的天,冰雪映照下,一條潔白的絲綢圍巾在空中,慢慢飄落著…53號c-53失事,是&ot;中航&ot;在飛越&ot;駝峰&ot;所有失事飛機中,是惟一被同伴親眼目睹並及時測定方位的一架,53號墜毀的位置很快被通報給&ot;中航&ot;所有飛越駝峰航線的飛行員。很快,那段時間,幾乎大家每次飛越&ot;駝峰&ot;,只要條件允許,都儘量把航線往這邊&ot;靠&ot;一下,希望奇蹟能夠出現,看到同伴從殘破的機艙裡鑽出來,大聲叫喊-夥計,我在這裡!
沒有奇蹟。
古蒂亞在53號墜毀一週後,也來到53號上空,他看到的是冰雪消融後,53號一隻機翼攔腰插入一棵大樹中,他知道,已經沒戲了。
老人們都說,53號就是進入了&ot;空氣袋&ot;。
採訪吳子丹的遺孀劉芳老人時,劉芳說,吳子丹一直沒有忘記那架在叢林密境、被冰雪掩埋了幾十年的53號c-53,更沒有忘記美國機長福克斯和自己的同胞譚宣、王國梁,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加入美國&ot;駝峰&ot;協會後,他就致力於進山找尋,無奈,由於很多方面的因素,這件事情就這麼一直拖下來,直到在十五年前,老人突然故去,這事兒才耽擱下來。
要不是1997年,原&ot;中航&ot;另一位飛行員漢克斯和一群熱血且有朝氣、富有正義感的青年人上去搜尋,也許53號會和那些在&ot;駝峰&ot;上空杳無蹤影的人一樣,永遠長眠在白雪皚皚的群山之中。
------------
&ot;決勝&ot;加爾各答(1)
------------
幾乎是在恍然間,不知不覺,很難說清從什麼時候起,加爾各答就已經成為了中國的戰略縱深,一個可靠的大後方-所有歷經劫難從大西洋躲過軸心國&ot;狼群&ot;潛艇攻擊、再經印度洋運抵加爾各答港口卸貨的物資全部由此轉運,國民政府、同盟國間,所有人員的進出,也全是在這裡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