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1/2 頁)
------------
&ot;沙漠之花&ot;(2)
------------
李杏杉:和他每次出任務時的感覺不一樣,那次,看著他遠去,我總是有一種莫名的惆悵,心裡亂紛紛的,似乎是預感,果然,他這一走,就再沒回來…有的老人猜測,林大綱機組執行的特殊任務是為國民政府運送黃金、鈔票。當時,國內沒有印鈔技術,所有的錢幣都是在美國印刷,再運回中國,黃金也是託付那裡的銀行代為保管。
這話剛一出口,馬上有老人反駁,不對,如果是運鈔票、黃金,用不著搞得那麼神經兮兮的,只派一架飛機。&ot;中航&ot;飛&ot;駝峰&ot;的飛機都運載過黃金和鈔票,不僅運載,在&ot;駝峰&ot;上空還扔掉許多-遇險時減重。
的確,&ot;中航&ot;的老人們,幾乎都在駝峰航線上往外扔過鈔票、黃金。
惟一能解釋的,林大綱機組是專為蔣委員長傳送最機密的情報命令,既要&ot;機密&ot;又要&ot;可靠&ot;,還要飛行技術高超,在當時,也只有沒有&ot;外人&ot;的林大綱機組能擔當了。
由於結論是&ot;失蹤&ot;,再加上又是航委會從&ot;歐亞航空公司&ot;抽調,在中國,只要涉及到政出多門馬上就是麻煩,&ot;黨國&ot;那邊也不例外,戰場激戰正酣,別說死傷一個機組,南京被殺死了幾十萬人,死也就那麼死了,什麼都來不及做,這是&ot;整體&ot;,但對於&ot;個體&ot;死一個人就是擊碎一個完整的家庭。人都沒了,只有用補償薪水的辦法稍稍撫慰一下受傷的心-&ot;歐亞航空公司&ot;補償了機組家屬三個月的薪水,之後不再負責。面對責問,公司也是振振有辭:林大綱機組系&ot;失蹤&ot;,如果要追討&ot;撫卹金&ot;,那就必須等查明失蹤原因和下落後才能發放。
說了等於沒說,駝峰航線,鋁片斑斑、屍骨累累,你都能去查明原因嗎?
這讓三個女人和八個嗷嗷待哺的孩子頓時陷入困境。
一些老人說,對比之下,中美&ot;合資&ot;的中國航空公司的做法要明顯比當時已是&ot;獨資&ot;的&ot;歐亞&ot;這邊強得多。老人說,在戰爭時期,&ot;中航&ot;完全是軍事化管理,任何一次飛越駝峰航線都是執行一次重要的飛行任務,沒有人貪生怕死去拒絕,也無法拒絕。但除此之外,它的管理又和商業航空公司一樣,每個人進入&ot;中航&ot;前,都要簽訂一份&ot;協議&ot;(很多老人稱之&ot;生死狀&ot;),在這份&ot;協議&ot;中,有明確的條款註明,如果工作中出現意外(死亡)的補償規定,實際上就是在隨時有生命為代價的工作中,把&ot;醜話&ot;說在前頭,所以,&ot;中航&ot;飛越&ot;駝峰&ot;,損失甚巨,但未有一起&ot;勞資糾紛&ot;。
麻煩一直持續到現在、持續到兩岸對峙時期。
1996年,為了給丈夫討個&ot;公道&ot;,使林大綱能在另外的世界得到&ot;安寧&ot;,林大綱之妻蘇蔓莎女士致書丈夫生前好友,現居臺灣的蔣緯國先生,不久,在病榻中的蔣緯國先生親筆回信:
曼莎嫂:
時序輪轉,歲月不居,一峽之隔竟成海天之隔。曩昔,大綱兄於抗戰時,壯烈成仁,緯國與其公私情誼,至深悲悼,此後未嘗忘懷,而吾嫂情況時在唸中。
前承託人轉來五月十日大扎。誦之餘,往事迴環,吾嫂遭遇,仍不楚鼻卒。
敬稔吾嫂。備嘗人間艱苦,而終能克服困境,其不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