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1/2 頁)
次早,太宗設朝,聚集文武,寫了取經文牒,用了通行寶印。有欽天監奏曰:&ldo;今日是人專吉星,堪宜出行遠路。&rdo;唐王大喜。又見黃門官奏道:&ldo;御弟法師朝門外候旨。&rdo;隨即宣上寶殿道:&ldo;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這是通關文牒。朕又有一個紫金缽盂,送你途中化齋而用。再選兩個長行的從者,又良馬一匹,送為遠行腳力。你可就此行程。&rdo;玄奘大喜,即便謝了恩,領了物事,更無留滯之意。唐王排駕,與多官同送至關外,只見那洪福寺僧與諸徒將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關外相等。唐王見了,先教收拾行囊馬匹,然後著官人執壺酌酒。太宗舉爵,又問曰:&ldo;御弟雅號甚稱?&rdo;玄奘道:&ldo;貧僧出家人,未敢稱號。&rdo;太宗道:&ldo;當時菩薩說,西天有經三藏。御弟可指經取號,號作三藏何如?&rdo;玄奘又謝恩,接了御酒道:&ldo;陛下,酒乃僧家頭一戒,貧僧自為人,不會飲酒。&rdo;太宗道:&ldo;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飲此一杯,以盡朕奉餞之意。&rdo;三藏不敢不受。接了酒,方待要飲,只見太宗低頭,將御指拾一撮塵土,彈入酒中。三藏不解其意,太宗笑道:&ldo;御弟呵,這一去,到西天,幾時可回?&rdo;三藏道:&ldo;只在三年,徑回上國。&rdo;太宗道:&ldo;日久年深,山遙路遠,御弟可進此酒: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rdo;三藏方悟捻土之意,復謝恩飲盡,辭謝出關而去。唐王駕回。
果然是法相莊嚴,儀式隆重!
只是,這些都是吳承恩老夫子虛構出來的。事實的真相遠非如此。
玄奘,俗名陳緱,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人。祖父陳康做過北齊的國子博士,父親陳惠一生不願做官,遂隱居起來,專心於個人素養的修煉,期間他博覽群書,為一時名士。陳緱上面還有三位哥哥,其中二哥陳素早年出家為僧,法號長捷,擅長講經說法,致力於佛學研究。
在父兄身體力行的影響下,陳緱幼年時即喜好讀書論經,為自己在日後的佛學界中的一步步成長夯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人總是要吃飯的。陳緱無論對學問多麼專注,也要首先解決肚子問題。但是陳家素來淡泊名利,家資貧乏,一旦年成不好,生計就會受到影響。於是做哥哥的長捷法師便把這位頗有慧根的弟弟接到了自己身邊‐‐洛陽的淨土寺。
吃飯問題有了著落,陳緱便又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來盡情讀書了。只不過,身在寺院,手頭不太會有四書五經、仁義道德之類的俗家書籍,最多的,就是佛經。
我一直認為,環境是影響一個人成長的最為重要的因素,孟母三遷也是因為考慮到環境對兒童成長的影響。所以,不論長捷法師是否有心讓弟弟和自己一樣出家為僧,他提供的環境都直接決定了陳緱最終選擇走上比丘之路。
陳緱同學在天真無邪的兒童時期便開始接觸佛經,在淨土寺期間更是飽受佛學的薰陶和感染,加之小孩子心中本就沒有太多俗世觀念,也沒有感受過紛繁塵世的諸多誘惑,所以很快地,對佛祖的敬仰就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一發不可收拾,不入佛門不足以了卻心中的夙願。
隋煬帝楊廣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十三歲的陳煒正式出家為僧。本就天賦異稟的他先後師從多位高僧大德,遍遊洛陽、長安、成都、揚州等地,與各地僧眾討論切磋,眼界越發開闊。
作為學生,玄奘無疑是優秀且出類拔萃的。但是,隨著眼界的開闊與學識的豐富,玄奘反而越發覺得糊塗了。
南北朝時期,佛教大盛,寺院遍天下,和尚尼姑數不勝數。但當時人出家的動機可遠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