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2 頁)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南岸的江蘇省境內,古稱金陵,也曾稱建業、建康、石頭城等。公元前472年越國大夫范蠡築今南京城,到今天已有近2500年歷史,歷史上盛稱為&ldo;六朝勝地,十代都會&rdo;,素有虎踞龍盤之稱。千百年來,南京城目睹了無數的群雄角逐爭戰,閱盡了歷代王朝的曲終幕落!明初,這裡有舉世無雙的巍巍城垣;晚清的《中英南京條約》讓她第一個被冠上了列強強加的恥辱。太平天國、辛亥革命、抗日戰爭也都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留下了或風雷激盪,或殘酷血醒,甚至滅決人性的印痕。人民解放軍23日12時攻佔南京是一個劃時代的時刻,之後,所向披靡的人民解放軍迅即攻克了杭州、南昌、上海、太原、西安等重要城市以及江南大部地區,中國大陸政治、經濟未來的主宰已非共產黨莫屬。可以說南京的解放,標誌著國民黨反動政府的瓦解以及蔣家王朝反動勢力的滅亡!
&ldo;迅速集合所有罪犯,將此訊息傳達到每一個罪犯中去!&rdo;張銘隊長興奮地對每一位坐在收音機前的戰友們說道。
那晚牛劍做了一個夢,他在朦朧中好象回到了春光明媚的江南早春季節。在那裡,蔚藍的天空上飄蕩著朵朵白雲,各色的映山紅散發出陣陣清香,田野裡青青的麥苗掀起層層綠波,還有那金黃的油菜花更令人心曠神逸!在風景綺麗的家鄉小橋邊,他突然看見了長在青青池塘邊的江南楊柳,他在春姑娘的陪伴下還饒有興致地吟誦起了那首唐彥謙作的《垂柳》詩:&ldo;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鬥輕盈?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rdo;
3
臺灣蔣介石的官邸裡,他面向一幅巨大的中國地圖,見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已南渡長江佔領了江南大部,他氣急敗壞地怒道:&ldo;娘希匹,分江而治不行了,黨國還未完!叫白崇禧、胡宗南退兩廣、大西南、我要割據昔日大後方,擁兵西南,與共軍周旋到底!&rdo;
蔣介石手持木杖,弓腰伏背地來到巨大的沙盤前,他用手指著沙盤上的大西南地區對兒子蔣經國道:&ldo;雲、貴、川、康(今四川雅安、甘孜、涼山地區、西藏的昌都地區‐‐作者注)南與越南、寮國、緬甸這些國家接壤,門戶互通;北與陝西、甘肅、青海等省相連,大巴山脈如同一道天然屏障橫亙東西;東與湖北、湖南、廣西毗鄰,巫山、武陵山綿延其間,起伏錯落,長江三峽橫貫其中;西與西藏地區相連,金沙江縱穿西康南北,高山峽谷縱橫交錯,境內除四川盆地外,多是丘陵和山地,溝壑縱橫,道路崎嶇,自古以來就有&l;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r;的傳說。&rdo;
&ldo;這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想當年國民政府從南京遷都重慶,日本的鐵騎驕橫不可一世,卻也未能踏破這崇山阻隔的萬重山,那些自詡為日本狂熱的武士道者也只能望&l;山&r;興嘆了!&rdo;蔣經國得意地說。
蔣介石鐵了心看準了大西南這塊易守難攻,直通國外的軍事要地,繼續分析道:&ldo;大西南人煙稀少、民族雜居、地痞、青紅幫、袍哥勢力盤根錯節,經濟文化也極度落後。若能將我們尚存的150萬軍隊放置在川、康地區,同時再加上侯騰、毛人鳳軍統特工,你想想我們就可以在大西南建立起割據政府了!&rdo;
&ldo;父親分析極是!&rdo;蔣經國贊同說。
蔣介石見自己的分析得到了兒子的認可甚是興奮,他立即喊來秘書,開始口授電文:……白崇禧集團和華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餘漢謀部組成湘粵聯合防線,阻人民解放軍進軍兩廣;胡宗南集團率兵17萬人扼守秦嶺天險,把守陝南、甘南及川北一帶;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宋希濂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