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第1/2 頁)
------
眾人散去以後,洪承疇邀趙強到了後堂,二人落座,洪承疇一臉憂鬱的說道:&ldo;趙大人,我此去京城不知多少時日才能返回,這裡一切就拜託你了。&rdo;
趙強抱拳說道:&ldo;大帥放心,在下一定按照您的部署,勒令各軍,嚴守城池,不讓清軍得逞。&rdo;
&ldo;恩,這我就放心了。&rdo; 洪承疇點頭說道,他嘆了口氣,接著說道:&ldo;唉,不過西北全域性靡亂,闖匪眼看著已經做大了,我回去又能怎麼樣呢!&rdo;
趙強一直埋頭辦學,對近期國內局勢的變化沒有太留意,於是問道:&ldo;大帥,我只聽說官軍在西北、西南打了幾個敗仗,闖匪和張獻忠勢力有所擴張,局勢真的很差了嗎?&rdo;
洪承疇長嘆一聲,說道:&ldo;何只是很差,已經是難以收拾啦!我雖在東北,卻一直關注著西北的戰局變化,這幾個月來,西北官軍損兵折將,喪權失地,闖匪已經控制了陝西全境和山西、河南的大部分地區,正向甘肅和湖北進軍;張獻忠佔據了川南,已經進兵湖南,會攻襄陽。如今闖匪和張匪的勢力已經連成一片,兵力已經超過了西北的官軍!攻守之勢互易,孫傳庭誤國呀!唉!&rdo;他說著,面露憤恨的神色,眉頭不由的擰在了一起。
趙強聽了,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氣,他沒想到,短短几個月時間,局勢已經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不由擔心的問道:&ldo;大帥,西北、西南糜爛至此,皇上會不會把你調回西北去收拾局面呢?&rdo;
這一點洪承疇也已經想到了,國內的局勢他看的很清楚,如今明廷已經是大勢已去,任誰都無力迴天,而且崇禎又是個心胸狹隘之人,眼裡容不下能臣,所以他無論如何不願意去接手那個爛攤子,但趙強是皇帝近臣,話不能直說,他撫著腦門深深的嘆了口氣說道:&ldo;我老了,身體不行了,如今國家危難,我只能勉力支撐著,西北的局勢我恐怕沒有能力收拾嘍。&rdo;
趙強能體會到洪承疇的心思,看來這些前線的將領們也都在考慮自己的出路了,只不知道洪承疇是怎麼計劃自己的退路的。
第二天一早,洪承疇帶著親兵衛隊悄悄離開錦州,一路晝夜疾進,三天以後趕到了京城。到京城當天已是傍晚,所以洪承疇先到兵部報到,從兵部尚書楊嗣昌那裡詳細瞭解了西北的情勢和戰況。
兵部掌握的資料甚為詳細,洪承疇一份份的看著這些資料,越看心裡越涼!
此時的李自成已經同幾年前大不相同了,自從上次潼關失敗以後,李自成就深刻總結了以前起義軍失敗的原因,此次東山再起,他聽從謀士李巖的意見,提出&ldo;均田免糧&rdo;的口號,&ldo;均田&rdo;,就是要分給農民土地;&ldo;免糧&rdo;,就是要減免賦稅。在當時,土地高度集中和稅賦沉重是產生社會矛盾的根本的原因,廣大貧苦無地的農民深受其苦,所以起義軍提出這個口號,一下就贏得了廣大貧苦農民的愛戴和擁護。起義軍所到之處,民眾夾道歡迎,青年農民積極參加起義軍,李巖還把起義軍的綱領編成順口溜,派密探到各地去秘密宣傳,那些還在官軍控制的地區的農民飽受官軍的騷擾和苛捐雜稅的壓榨,都盼望著起義軍能趕緊解放自己。各地的群眾到處傳唱這樣的民謠:&ldo;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rdo;
起義軍得了民心,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官軍節節敗退,士氣低落,西北軍的主力幾乎損耗殆盡,在西北戰場官軍已經不是在剿匪,而是已經完全處於被動捱打的境地了。
從這些情況分析,官軍在西北不僅是軍事上的失敗,也是政治上的失敗,任朝廷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