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推衍1.0(第1/2 頁)
“你們什麼時候出的成果?”事後莫蘇青姬。
“也不幫算成果,只是初步確立了一個等待證偽的方向,這個假設是目前為止我們找到的最接近客觀規律的。”
“你們的理論是什麼?”
“機率,我們的理論是基於機率的。比如風切變這種突然的風向逆轉,是一種明顯的小區域性大氣現象,它的形成就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往往無法預測。即使人為製造微型氣團環境,最終是否能夠演變成風切變仍然是不可控的。”
“與之類似的,我們地球的大氣環境中,充滿了各種偶發的機率件,在宏觀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每一年的實際氣象情況完全不同,這裡就存在著大量的偶發事件相互影響,正反饋累加和負反饋累加的情況。”
“宏觀環境影響著大氣運動的大趨勢,但是細節和區域性存在大量的紊亂和湍流。比如太陽提供給地球的熱量,這一點常年是穩定的,與之相應的,地球的大氣環流基本上也是常年穩定的,從大趨勢上看,存在幾個全球範圍內的,常年不變的大氣迴圈規律。”
“在這種大趨勢下,具體落實到每一年,落實到每一個地區,氣象情況就會存在巨大差別,往往年與年之間的天氣狀況完全不同。”
“人類社會與之相類似,人類社會總的歷史發展趨勢是可以預測的,宏觀上的影響因素同樣是比較容易觀察到的。比如在人類歷史早期,影響歷史發展的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人口和食物,這是很容易觀察到的宏觀因素。”
“在圍繞人口和食物發展的人類歷史中,同樣充滿了大量的偶發因素,眾多偶發因素摻雜在一起,互相影響互相干涉,最終形成了存在於人類社會中的巨大的機率海洋,在這片海洋裡,區域性會形成漩渦,形成大潮。而這些區域性現象,就形成了類似於袁寅那種衰神附體的情況。”
“這裡有一個混沌理論,以及干擾疊加的複雜理論,用以解釋微觀上的眾多擾動和偶發現象。我們正是依據這個假設,構建了一個初步的數學模型,用來模擬這種機率海洋的運作規律。”
“你們這個演算法的有效性如何?”
“還很低,我們現在利用這個演算法預測袁寅下一步行動會遇到的負面事件,預測準確率最高只有3左右。”
“這麼低!”莫回被嚇了一跳,這麼低的準確率,已經不能說是預測了,隨便找個人瞎猜估計都比這個高。
“確實非常低,不過好在我們已經能夠預測了,這才是關鍵。”
“準確率這麼低,是不是演算法有問題?”
“未必是演算法問題,我們經過分析發現,主要問題可能在於計算樣本數量過低。”
“你們這個計算樣本是指什麼?”
“事件點!能夠與周圍環境相互影響的事物單元,比如一個人走路會看手機,手機來了一條資訊機會改變他的想法,這個手機就是一個事件點;同樣的,某一輛車,它在道路上行駛,它的行駛狀態時刻影響著周圍的車輛,那麼它也是個事件點;一個人在街頭散發傳單,他必然會對路過的行人造成影響,那麼他就是一個事件點;一個教師上課拖堂,肯定會改變學生們的時間安排,那麼他就是一個事件點。”
“你們現在納入演算法中對袁寅進行預測的事件點大概多少?”
“目前圍繞袁寅周圍的,大概值選定了三萬多個事件點,這遠遠不夠,但是我們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擴充套件更多的事件點了。”
“哦!”莫回終於明白了,“怪不得你那麼跟瑪麗說話,原來是想借助他們的資源推進研究啊。”
“是啊,現在我們隊事件點的監測密度不夠,如果要將一個人周圍的所有事件點全部涵蓋,我們估計至少應該達到百萬級別。”
“這麼多?”莫回嚇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