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2 頁)
談了一會分別後的情形,蔡元培說:&ldo;我初到北大,急需一班積學而熱心的學者名流到北大,以改造校風,推進學術研究,不知仲甫可有此意?&rdo;陳獨秀說:&ldo;蔡校長登門謁賢,令人感動。前日沈尹默見到我,也提到此事。從前我在安徽公學、安徽師範學校任教,卻沒有到名牌校園任過教授,怕難以勝任。&rdo;&ldo;仲甫客氣。我想請你任文科學長,有你這些思想,足可勝任。&rdo;蔡元培目視了一下桌上的《新青年》說。
陳獨秀猶豫地說:&ldo;因為要辦《新青年》,上海那一頭恐怕走不開。&rdo;&ldo;沒關係,把雜誌帶到學校裡辦好了。&rdo;蔡元培勸道:&ldo;北大要聘一大批名流學者,正可幫你編雜誌呢。&rdo;陳獨秀不好推辭了。能到名牌大學任文科學長,月薪300元,對陳獨秀也有吸引力。
聽說北大要聘一大批名流學者,陳獨秀說:&ldo;我有一位朋友留學美國,是個哲學博士,此翁年齡比我小,學識不薄,詩書文論俱佳,能有他任文科學長最好。&rdo;
見陳獨秀提胡適,在一旁的汪孟鄒笑容滿面,連連點頭。蔡元培沉吟了一下,說:&ldo;仲甫推薦的人才,想必不差,不妨請仲甫代勞,替我寫一封求賢信,言辭寫懇切些。若不當學長,文學教授、哲學教授請他任選,你看如何?&rdo;聽得出,蔡元培還是希望陳獨秀任文科學長,同時也聘胡適。
陳獨秀點頭說:&ldo;我一回上海,就給他去信。&rdo;蔡元培說:&ldo;我這頭近日就給教育部呈文,相信不日就能批下呈文,莫讓我在北京久盼。&rdo;現任教育部長範源濂當年是蔡元培的部下。民國元年,蔡元培任唐紹儀內閣教育總長,範源濂任教育次長。陳獨秀說:&ldo;我對文科學長之任,決而未下,能否勝任,實在是個問號,能否試行3個月,那時再作決定?&rdo;&ldo;仲甫過慮,就依你的主意,該行了吧。&rdo;陳獨秀不好再說什麼了。
蔡元培因為要去中央公園參加信教自由會的會議,告辭了。送走蔡元培,汪孟鄒問:&ldo;真的來?&rdo;&ldo;來!和這位翰林共事,令人愉快。再說,我在北京有利於書局向北方發展。&rdo;陳獨秀情緒亢奮,眉飛色舞地安慰汪孟鄒。&ldo;孑民把適之也聘了,這事你還要謝我呢。&rdo;&ldo;那也是。&rdo;提到蔡元培聘胡適,汪孟鄒露出了笑臉。&ldo;我看蔡先生很平易近人,一定好處的。&rdo;這次北上,書局招股十餘萬元,南方認股數萬元,加上&ldo;亞東&rdo;、&ldo;群益&rdo;舊有財產,共有30餘萬資金,因此書局成立在望,也不負汪孟鄒此行。
品學兼優
1917年新年伊始,從北京回到上海的陳獨秀收到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一文。胡適寫道:&ldo;此八事皆文學上根本問題,一一有研究之價值,故草成此論,以為海外留心此問題作一草案。&rdo;陳獨秀一口氣讀下來,快慰無比。以前他和人議論施耐庵、曹雪芹的價值,遠遠高於散文家歸有光、姚鼐,別人總是疑惑不解。想不到胡適也是這個觀點,陳獨秀樂不可支。
編好《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興沖沖地加了讀後感:&ldo;白話文學,將為中國文學之正宗,餘亦篤信而渴望之。吾生倘見其成,則大幸也!&rdo;又趁興給胡適去信說:&ldo;蔡孑民先生已接北京總長之任,力約弟為文科學長,弟薦足下以代,此時無人,弟暫充之。&rdo;
來自四川成都的吳虞(又陵)的文章和信,也使陳獨秀喜出望外。當年,陳獨秀幫章士釗編《甲寅》,曾編過吳虞寄來的《辛亥雜詩》。吳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