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1/2 頁)
明眼人可是知道,他們是害怕報復,害怕葉晨的報復,他們知道自己沒實力跟葉晨叫板,就連靠山王忠明都被殺,所以只能遠離。也因為這樣,不打自招。葉晨明確知道李家和雲家也參與這次的案件。
現在的葉晨也沒想很多,糧食,裝備,兵馬也都沒什麼所擔心。葉晨的土地可是擴建的越來越大,在原有的葉家莊園外,又買了上千畝的田地,糧食更是購買了十多個大倉庫,葉晨可都是高價收購,不但那些商戶,土豪來賣,就是士族也家家跑來出售,只要是糧食葉晨都一一收下,加上自己田園一年兩次收割,現在,就是兩三萬人也可以安安穩穩吃上大半年的時間。
人口更是安排到八千左右,私兵擴建到也有三千多,紙廠和酒廠擴建到三四個,生意更是火的再別的州都有葉晨的紙張和酒業出售。到是,這一個月過來的難民更是多,不然也不會一個月之內增加以往的一倍,有三四千之多。
聽有些人說,有的縣城已經很亂的場面,都是百姓造反,而這些百姓抓住地方的官員縣令,只要是貪官汙吏都是斬其首祭拜,就是地方豪強和士族都沒逃過,而帶頭的自稱自己是大賢良師的徒弟,一個個額頭帶著黃色頭巾,身穿黃色道袍,四處宣傳教義&l;太平經&r;,發展徒眾,說什麼&l;以善道教化天下&r;。
更有一人自稱自己是大賢良師,常持九節杖,在民間傳統醫術的基礎上,加以符水、咒語,為人治病。還有兩人,自稱大醫,是大賢良師之弟,深得窮苦大眾的擁護。對於如今天人天下,百姓不但迷信,只要有保障溫暖,就什麼都幹。更也有地方官吏,士族也被傳染,成為太平道成員及其信徒。
其實太平道的事情早在葉晨還沒到東漢之時就已發生,那時候嚴密而已,沒現在誇張。加上交通不方便不說,對方做事隱秘,難以察覺。最大的問題還是葉晨根本沒出過上谷郡,在各地沒自己的眼線,別說郡了,就是縣也沒去幾個,何來的眼線,有如井底之蛙。當然有得必有失,專心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不但富裕了,難民多了,就連幾員難得的大將都來投奔自己。
盔甲和武器也不需擔心,現在莊園之中挖的半年左右的礦都積累成山,要是做大批武器和盔甲肯定是不夠,所以葉晨當然也購買了些盔甲和武器。為了減少開支,只有高價聘請那些鐵匠,現在鐵匠師傅都有十幾個,跟隨的徒弟更是有五六十個,大部分都是些難民。
本來葉晨還想讓這些師傅多收點人,可是這些師傅打死也不多收,就是葉晨加高點的銀兩他們也無動於衷,要不是沒有在邊打打手的,他們還一個也不想要,生怕被偷學似的。古代最忌諱的就是學藝,往往都是一代一代所傳下來,從不外傳。
最後只好讓他們在大批難民中,每人挑選五到六名的機靈之人當徒弟。葉晨為了增加點效率,看每位師傅和徒弟做的數量和質量,只要在一週內,那位做的質量好,數量多,葉晨都會有額外獎勵。獎勵可不小,也因為這樣,每個師傅誰也不讓誰,效率逐漸上升。破點小財,換點大的收穫,葉晨當然高興,搞的現在鐵匠鋪一天到晚,響個不停,在過不久,差不多武器和盔甲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都可以到出售產品了。
而此時葉晨和眾將都在鐵匠鋪中。&ldo;元儉怎麼樣,你手中的刀合不合手。&rdo;
葉晨看著正滿臉微笑,不停撫摸著手中的大刀,時不時還在刀刃上吹吹口氣的廖化,微笑問道。
&ldo;謝謝主公,合適,很合適,有了這把好刀,我看誰還打的過我。&rdo;
廖化手握住大刀,得意忘形,完全忘記,在他旁邊哪個不是幾招就解決這小子的好手。廖化手中的刀是長柄刀,不是那種斬馬刀和撲刀短刀的樣貌,刀也有戰刀和佩刀之分,而他手中的就是戰刀一種。